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286530
大小:8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16
《电子电路设计训练(2015)--模拟部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电路设计训练模拟部分实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5年3月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一:共射放大器分析与设计1.目的:(1)进一步了解Multisim的各项功能,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2)通过使用Multisim来仿真电路,测试如图1所示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并观察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对输出波形的影响。(3)加深对放大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和参数变化对输出波形的影响。(4)观察失真现象,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图12.步骤:(1)请对该电路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进而判断管子的工作状态
2、。(2)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输入电阻。(3)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输出电阻。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4)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5)请利用交流分析功能给出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6)请分别在30Hz、1KHz、100KHz、4MHz和100MHz这5个频点利用示波器测出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并仔细观察放大倍数和相位差。(提示:在上述实验步骤中,建议使用普通的2N2222A三极管,并请注意信号源幅度和频率的选取,否则将得不到正确的结果。)1.问题:(1)根据直流工作点分析的结果,说明该电路的工作状态。(
3、2)详细说明测量输入电阻的方法(操作步骤),并给出其值。(3)详细说明测量输出电阻的方法(操作步骤),并给出其值。(4)详细说明两种测量幅频、相频特性曲线的方法(操作步骤)。(5)根据得到的幅频特性曲线,利用作图器的标尺功能,指出该电路的fL和fH(3dB)。(6)将得到的30Hz、1KHz、100KHz、4MHz和100MHz这5个频点的输入和输出关系和刚才得到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对比,你有何看法?*(7)试改变原电路中某些电阻的阻值,以达到改变静态工作点的目的。并分别使电路产生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给出这时的电路原理图及其元件值。试利用直流工作点分析来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8)请分析并
4、总结仿真结论与体会。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二:射级跟随器分析与设计1.目的:通过使用Multisim来仿真电路,测试如图2所示的射随器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并观察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对输入输出特性的影响。图2参考电路图2.步骤:(1)请对该电路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进而判断管子的工作状态。(2)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输入电阻。(3)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输出电阻。(4)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5)请利用交流分析功能给出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6)用瞬态分析法分析其电压跟随
5、器特性,随意改变负载电阻阻值,观察输出特性有何变化。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三:差动放大器分析与设计1.目的:(1)通过使用Multisim来仿真电路,测试如图3所示的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差模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2)加深对差分放大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3)通过仿真,体会差分放大电路对温漂的抑制作用。图32.步骤:(1)请对该电路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进而判断电路的工作状态。(2)请利用软件提供的电流表测出电流源提供给差放的静态工作电流。(3)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输入、输出电阻。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4)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
6、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单端出差模放大倍数。(5)请利用软件提供的各种测量仪表测出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6)请利用交流分析功能给出该电路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7)请利用温度扫描功能给出工作温度从0℃变化到100℃时,输出波形的变化。*(8)根据前面得到的静态工作点,请设计一单管共射电路,使其工作点和图3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一样。利用温度扫描功能,给出单管共射电路工作温度从0℃变化到100℃时,输出波形的变化,比较单管共射电路与共射差分电路的区别。1.问题:(1)根据直流工作点分析的结果,说明该电路的工作状态。(2)请画出测量电流源提供给差放的静态工作电流时,电流表在电路中的接法,并说明电
7、流表的各项参数设置。(3)详细说明测量输入、输出电阻的方法(操作步骤),并给出其值。(4)详细说明测量差模放大倍数的方法(操作步骤),并给出其值。(5)详细说明两种测量幅频、相频特性曲线的方法(操作步骤),并分别画出幅频、相频特性曲线。*(6)对比实验步骤(7)和(8)的结果,你有何结论?(7)对比实验步骤(4)和(9)的结果,你有何结论?(8)请分析并总结仿真结论与体会。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实验四:集成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