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解剖神经系统影像解剖

影像解剖神经系统影像解剖

ID:18285681

大小:1.30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9-16

影像解剖神经系统影像解剖_第1页
影像解剖神经系统影像解剖_第2页
影像解剖神经系统影像解剖_第3页
影像解剖神经系统影像解剖_第4页
影像解剖神经系统影像解剖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像解剖神经系统影像解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影像解剖第一节神经系统影像解剖一、颅脑影像解剖(一)颅脑X线解剖 1、颅骨组成 颅骨由23块骨组成,分为脑颅骨及面颅骨。脑颅骨围成颅腔,容纳、支持和保护脑。面颅骨构成眼眶、鼻腔和口腔的骨性支架。2、头颅外形和大小 头颅的大小与年龄有关,也与性别、种族有关。3、颅内生理性钙化(1)松果体钙化:钙化斑成人平片显影率高达30%~40%,多呈点状或几点聚集,形成类圆形致密影,少数呈环状。(2)脉络丛钙化:脑室内的脉络丛钙化平片显影率不到0.5%,最多见于侧脑室三角区。(3)大脑镰钙化,最常见的部位是大脑镰前部,其平片显影率近l0%。

2、4、颅盖骨X线解剖(1)颅壁厚度、密度与结构。儿童颅盖骨较薄,成人较厚,老年人则厚而平坦。(2)颅缝与囟,冠状缝自颅穹窿前中1/3交界处下行至前、中颅凹交界处;人字缝自枕内粗隆上方数厘米处向前下方延伸。冠状缝前为额骨,人字缝后为枕骨,两缝之间为顶骨。顶骨稍下方较透亮区为颞骨鳞部。(3)压迹主要有脑回压迹,血管压迹和蛛网膜粒。5、颅底X线解剖  整个颅底影呈类圆形,最前凸出部分为鼻部及上牙槽,稍后为颏部及额面部结构的重叠影像,其两旁为颧骨弓。鼻中隔与筛骨垂直板相续并位于中线前部,两旁结构对称。中部的透亮影为蝶窦及鼻后孔,其后为

3、蝶骨体部。蝶窦的透亮影明显,窦壁清晰,蝶窦的两侧壁旁紧邻磨牙呈“人”形的致密影为翼突内、外板。翼突板的后方有卵圆孔,后外方较小呈圆形者为棘孔。颞骨岩部呈“八”字形致密影,位于枕骨大孔的前外方,左右对称呈轴位影像。岩骨前缘颈内动脉管外口呈圆形透亮影,岩尖部不规则透亮影为破裂孔,由岩尖部、蝶骨与枕骨共同围成。6、新生儿颅骨解剖 出生时脑颅骨与面颅骨比例悬殊,约为8:1,18岁时为2:1面颅骨无鼻窦影像,无牙齿,颅缝宽,有颅囟。7、眼眶X线解剖 后前位:眶口近似圆形,左右对称,眶腔密度较正常上颌窦密度稍高。在眶内,上内侧可见眶下裂

4、影,为一斜行倒逗点形透亮区。眶上裂上界为蝶骨小翼,下界为蝶骨大翼阴影,内侧为蝶骨体。眶上裂分开眶顶与外侧壁。眼眶外上缘有新月形稍高密度区,其上缘为泪腺窝顶,下缘为眶上缘。在眼眶外侧可见颧弓。侧位:眼眶呈锥体形,底朝前,尖朝后。在眼眶前部,鼻骨部分显影,在鼻骨后下方的眶内缘,可见上颌骨额突。眶的中部有一弧形致密影,为左右颧骨的额突。眶的后部一较细的前凸弧形致密线,为颅中窝前壁的投影。8、鼻腔和鼻窦X线解剖顶颏位:即Water位(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3°),两侧颞骨岩部投影于上颌窦腔下方,可清晰显示额窦、筛窦及上颌窦。窦腔气房透亮

5、度高于眼眶。上颌窦呈尖朝下的三角形透亮影,窦壁呈致密线状影,内侧壁薄,外侧壁厚,为前后壁移行部的切线影,顶壁微上凸,位于眶下缘之下,顶壁中部有扁圆形眶下孔。圆孔和眶上裂影重叠于上颌窦腔内,窦腔内上方有后组筛窦气房。额窦位于额骨内,眼眶内上方,正常人额窦气化发育差异较大。额窦大多呈扇形透亮区,顶部有许多分隔切迹。筛窦位于两侧眼眶之间的筛骨内,呈蜂窝状气房。鼻颌位:即Caldwell位(听眦线与胶片呈37°),两侧颞骨岩部投影于上颌窦腔的中部。额窦呈扇形透明区,边缘呈花瓣状。两侧筛窦位于两眼眶内侧,呈蜂窝状,其内可见数条纵横交错

6、的致密线状骨性间隔,前后组筛窦相互重叠。9、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X线解剖正位:下颌骨呈马蹄状,分下颌体和下颌支。中间联合部为下颌体,两侧后方为下颌支。体部两侧有圆形小孔为颏孔,自颏孔向外上行走之细管状阴影为下颌管。下颌体与下颌支交界处为下颌角。下颌支髁突与冠突部分重叠。侧位:可完整显示一侧下颌体和下颌支。下颌体上有牙槽突,下颌体前部为颏部,其后方可见颏孔,相当于第2前磨牙下方,颏孔向后上方弧形管状影为下颌管,连于下颌支内面的下颌孔。下颌体下缘与下颌支交界处为下颌角,呈钝角。下颌支上有两个突出,前方为冠突,后方为髁状突,两突间有

7、下颌切迹。髁状突与颞骨形成关节。(二)颅脑断层解剖1.横断面解剖通过眼球平面:前方为锥形眼窝,眼球边缘呈圆环状,称眼环;眼球生面有束状软组织条索通向眶尖,为视神经。两侧眼眶之间为筛窦,后连蝶窦。岩部前方颅中窝内为大脑颞叶。蝶鞍层面:颅中窝前面是蝶骨小翼的后缘,由此向内后方延伸出尖突的前床突,鞍结节前邻视交叉沟,后方和鞍背之间是垂体窝。颅后窝内显示四脑室、小脑。鞍上池层面:前部两侧为额叶,其间被大脑纵裂分开。鞍上池呈星形,其前角通大脑纵裂池,两前外侧角通大脑侧裂池,两后外侧角连环池,如后方为桥脑则呈“五角”形,如后方为脚间池则

8、呈“六角”形。鞍上池有六条边,前面是两侧额叶后缘,外侧边为颞叶钩回,后两条边为大脑脚。鞍上池内有视交叉、视束、垂体柄、颈内动脉、基底动脉等。第三脑室一四叠体池层面:前部额叶为纵裂池隔开,第三脑室两侧邻接丘脑,连接左右丘脑的中间块位于第三脑室中部。第三脑室后端常见松果体钙化影,后邻四叠体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