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23757
大小:42.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1-13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生活资源与社会分层——一项对中国中部城市的社会分层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社会学其它相关论文题目:生活资源与社会分层——一项对中国中部城市的社会分层研究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对当前中国社会进行分层研究,生活资源分层法比经典分层法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我们通过对武汉市进行的分层研究得出结论是:依据生活资源划分的城市阶层结构模式为橄榄球型。最后我们对实证研究得出的社会分层状况进行讨论和分析,并考察了生活资源分层标准与其他经典分层标准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社会分层/生活资源
2、/理论探讨/实证研究 众所周知,社会分层的依据是社会资源,即社会成员对社会资源的占有状况不同而形成不同阶层。然而,社会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众多社会资源中,哪些社会资源的占有状况直接影响人们阶层地位的高低呢?对此,不同学者因其研究目的、重点、视角或方法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并形成不同的理论。本文在考察经典分层理论传统的基础上,结合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提出一种新的社会分层方法——生活资源分层法,并将之运用于当前中国城市社会的社会分层研究中。 一、生活资源分层的理论探讨 当我们在进行一项具体的社
3、会分层研究时,自然会想到经典的社会分层理论和方法。然而,我们此项对当前中国城市社会所进行的分层研究并没有采用经典分层方法,而是采用了生活资源分层方法。其原因是:相对当前中国社会来说,生活资源分层方法比经典分层方法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一)经典分层方法与当前中国社会 在社会分层方面,有三种经典理论,即卡尔·马克思的社会分层理论、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与爱弥尔·迪尔凯姆的社会分层理论。尽管这些理论堪称经典,但对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而言,其适用性存在一些问题。 1.马克思的阶级分析与当前中国社会
4、。所谓阶级划分,就是指社会成员在一定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具体表现为:其一,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不同,即有的占有生产资料,有的不占有生产资料;其二,在生产过程中所处地位不同,即有的是指挥者和决策者,而有的是服从者和操作者;其三,在分配过程中获得劳动产品的方式和多少不同。 由此可见,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方法只适用于阶级社会即存在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而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我国自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以后就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即建立了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1956年后至1
5、978年前的中国社会是一个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社会。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开始有了并且愈来愈多地有了非公有制经济,但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没有变,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非对抗性关系没有变。因此,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当前中国社会。 2.韦伯的“三维分层”与当前中国社会。韦伯在《阶级、地位和政党》一文中指出,任何社会都存在三种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基本秩序:即经济秩序、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注:[法]让·卡泽纳弗:《社会学的十大概念》,杨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页。)。相应地,社会分层方法
6、也有三个,即(经济领域的)财富和收入分层法、(社会领域的)声望分层法与(政治领域的)权力分层法。 然而财富和收入分层法在当前中国社会缺乏操作性,这一方面是由于多种经济形式和经济成分并存,导致财富和收入的来源渠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另一方面是由于税收和财产申报等制度尚不健全,从而导致财富和收入的隐性程度高。就居民的收入状况而言,既有职业收入也有兼业收入、既有经常性收入也有偶然性收入、既有公开收入也有隐性收入。一般估计隐性收入平均可占到个人收入的30%左右(注: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
7、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26页。)。正是由于隐性财富和收入的大量存在,使得常规的财富和收入统计调查很难准确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 声望分层法(即主观评价法)缺乏操作性,主要表现为,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虽然物质生活水平都得到明显提高,但各个阶层的相互攀比和相互嫉妒非常严重,他们往往过低评价本职业或本单位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而过高地评价其他职业或单位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权力分层法也缺乏操作性,因为权力测量非常困难。一般来说,权力的公共使用是显性的,而权力的非公共使用则是隐性的,加之在我国社会转型
8、期,权力的内涵和外延也很难确定。 3.迪尔凯姆的职业分层与当前中国社会。在迪尔凯姆看来,职业是最重要的社会分层指标,个人拥有何种职业也就决定了其所能获取的社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迪尔凯姆曾指出,职业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在生活经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同质性减弱;反之,从事相同职业的人们生活方式的同质性增强(注: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页。)。 然而,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