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227282
大小:276.00 KB
页数:81页
时间:2018-09-15
《《 eda 》课程设计教学大纲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EDA》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019701学时:2周学分:2学分开课学期:第五学期课程类别: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性质:课程设计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EDA》课程设计是继“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之后开出的实践环节教学。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独立设计比较复杂的数字逻辑的能力。设计工作建立在硬件和软件两个平台的基础上。硬件平台是
2、可编程逻辑器件,所选的器件可保证在一片芯片上设计出题目要求的数字电路。软件平台是ALTERA公司的MAX+PLUSII。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要掌握使用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设计数字逻辑的方法,包括设计输入、编译、软件仿真、下载和硬件仿真等全过程。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学生按给定的题目进行设计,题目数量要基本保证每人一题。题目的难度要保证中等水平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两周内能独立完成设计任务。题目要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学生拿到题目后首先进行电路设计
3、,然后在微机上进行原理图输入、编译和软件仿真,满足设计要求后,再进行下载和硬件实验。如硬件实验结果不满足要求,需要修改设计,直到满足要求为止。最后,学生要按要求撰写设计报告。报告按以下内容撰写:1.设计题目2.设计要求3.设计过程(1)设计方案(包括原理、仿真情况)209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硬件实验情况(2)改进方法1.收获与体会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掌握设计所用硬件电路的工作原理,EDA软件的使用方法。能较熟练地使用EDA平台设计较复杂的数字逻辑电路。三、指导教师的职责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
4、必须由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青年教师在承担此课之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指导教师要本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其实践能力的原则认真指导。指导教师的职责如下:1.引导学生理解透题目,明确任务;2.引导学生逐步完善设计,注重引导,不得包办;3.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自主创新;4.督促学生按时作息,按要求的进度作好每个设计环节的工作;5.作好验收工作。对于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要指导学生改正;6.批改设计报告。结合验收中学生的表现,给出设计成绩;7.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应符合学校的相关规定。四、设计参考资
5、料1.EDA课程设计指导书.自编;2.阎石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宋万杰等.CPLD技术及其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4.赵曙光等.可编程逻辑器件原理、开发与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制定人:韩佩富审核人:批准人:2005年5月209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C/C++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4100050学时:1周学分:1学分开课学期:第二学期课程类别: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性质:专业课程设计适用专业:计
6、算机科学与技术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目的是进一步综合、加强、提高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熟练掌握所学语言并能实际应用的程度。通过练习相应课程设计题目,使学生对该语言的掌握能够达到应有的高度,增强学生学习其他相关语言的能力。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综合应用课堂所学知识,独立编写,并调试任课老师所布置的程序,在此基础上改进和完善。重点为指针的应用、线性表的操作以及设计复杂数据结构、多态性的应用,最后应用所设计的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前面章节的内容融合
7、到该部分综合练习题里面。要求具备比较完善的容错功能。1、本课程设计课题选题方法分组多人协作可安排不同的人共做一题,每人负责其中的一个(子)部分。2、课题的确定既可以由教师来指定,也可以参照学生意见最后由教师来确定。3、设计步骤及学时分配(1)分析、总结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建议用8学时。(2)程序调试,建议用8学时。(3)书写、打印设计报告,建议用8学时。(4)设计考评,建议用4学时。4、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和要求(1)题目及要求:报告中除写清楚题目外,还要书写清楚所设计的程序的功能。(2)算法描述:用合适的语言描
8、述算法。209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课程设计教学大纲(3)程序结构:画出程序框图即可。(4)调试情况:调试结果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如未达到,请分析问题所在。三、指导教师的职责1每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15~20名,至少应准备4个以上设计内容、要求明确题目;2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3与学生一起进行方案论证,帮助学生确定最后的设计方案;4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答疑、督促检查;5引导学生发挥主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