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人民版):专题八 第19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教案[ 高考]

2016版《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人民版):专题八 第19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教案[ 高考]

ID:18220037

大小:29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9-15

2016版《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人民版):专题八 第19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教案[ 高考]_第1页
2016版《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人民版):专题八 第19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教案[ 高考]_第2页
2016版《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人民版):专题八 第19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教案[ 高考]_第3页
2016版《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人民版):专题八 第19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教案[ 高考]_第4页
2016版《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人民版):专题八 第19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教案[ 高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版《新步步高》高中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人民版):专题八 第19讲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教案[ 高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第19讲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考纲要求] 1.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2.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经济特区的创办;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考点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标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内容3.意义[思维导图] 十一届三中全会二、从农村到城市经济

2、体制的改革1.农村[易错提醒] 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几点误区(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2.城市(1)原因: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2)依据: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①基本任务: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②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3、。③目标: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3)改革[深层点拨] 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四个转变从单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平均分配到按劳分配;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发展。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过程2.格局:到20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在对外开放的格局中,江苏省的连云港、南通位居沿海14个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属于沿海经济开放区之一,复习中多关注这些

4、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态。主题一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调整主要原因核心内容结果土地改革(1950~1952)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阻碍生产力发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开辟了道路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人民公社化(1958年)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公有化

5、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安徽、四川最先试点包产到户。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了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讲史料史料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

6、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983年)导读 史料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及带来的积极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练史料史料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

7、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探究: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答案 变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突破: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主题二 新中国经济体制的几次转变1.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新中国成立初到1956年,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2.多种所有制并存(1978~1992

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经济为辅的经济体制。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讲史料史料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欲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需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