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180108
大小:57.96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8-09-15
《古代政治制度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古代政治制度pdf 篇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 新课标: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及其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教学提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存在两对基本矛盾: (1)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 (2)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教学过程引言,宋太祖与宰相议事坐站跪变化。 提问:同学们想想看,从坐到跪,这中间说
2、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 实际反映了皇权与相权争夺。 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此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君权与相权的斗争长期延续,成为中国政治史上的重要一幕。古代政治制度pdf 篇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 新课标: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及其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教学提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存在两对基本矛盾: (1)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3、,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 (2)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教学过程引言,宋太祖与宰相议事坐站跪变化。 提问:同学们想想看,从坐到跪,这中间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 实际反映了皇权与相权争夺。 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此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君权与相权的斗争长期延续,成为中国政治史上的重要一幕。知识结构:(由学生自己先进行整理)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承秦制,有所变化。 皇帝制(完善) 汉初三公制,丞相位高权重 汉武帝中朝(决策机构),外朝(执行机构)东汉光武尚书台(中枢机构) 魏晋南北朝
4、: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尚书省 隋: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决策机构,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隋唐六部制门下省---审议机构,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机构,下设六部 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宰相宋朝:二府制 枢密院(最高军政机构)枢密使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元朝: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加强皇权新发展宣政院(统领宗教与西藏)二、 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郡国并行制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汉初---郡(太守)、国(丞相)二制并行,后封国名存实亡(景帝---武帝)汉武帝后期---分十三州,设刺史,
5、监察地方官员 东汉末年---州成地方行政区,州牧为州最高长官,形成三级制 隋朝:州县两级制 隋初---地方行政机构重叠,官多民少隋文帝时---减郡并州,裁汰冗官 唐朝:道州县三级制、藩镇制度 唐地方行政制度与隋同唐太宗时---分十道,为监察区 唐肃宗时---将道级监察长官固定,形成道州县三级唐中后期---地方军镇节度使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北宋:路州县三级制 文臣作地方官---使地方节度使徒有虚名将唐时的道改为路,在州县之上 元朝: 中书省(直辖三省区)评价:行省制加强中央 行省制度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 家统一,是地方行政制 行中书省(下设路府州县)度重大变革,省制开
6、端。 宣慰司(管边远地区) 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总体上,从汉至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中央政权中,不断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3、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地方服从中央,不允许有独立行政体系存在。4、地方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以实施有效治理。理解提示: 从以上知识整理中,我们进一步思考,可以发现,本节内容理解主要围绕三个重点。一、皇帝制度的继续完善发展, 皇权加强的根本原因在于要把地方权收归中央,中央权力最终集中于一人之手。在整个过程中,产生了皇帝与权臣的权力斗争,产生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二、帝相之争,权
7、归皇帝。 1、减低丞相权威,如起用布衣为相、分中朝、外朝、重用尚书令,皇帝可以总揽大权,(尚书令地位低贱,又是皇帝亲信)。但尚书台权力扩大,如果皇帝本人软弱,权力容易落入尚书台。 2、分散相权,如魏晋形成的三省体制,隋唐时确立的三省六部体制,政事堂设置,北宋实行二府制,增设参知政事、三司,皇权独揽。元朝时加强皇权的新发展。 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斗争,权归中央。 1、郡国并行制,相互监督,牵制。起因是西汉初统治者错误认识秦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