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173117
大小:57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5
《应用型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届高校生命科学教学论坛论文征集本论文主题分类(请选择):应用型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作者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摘 要:生物工程作为当代最具前景的学科之一,发展速度迅猛。但是在近几年,该专业人才遇到了严峻的就业危机。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高校已在寻求解决方法,各种培养模式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对一些培养模式的深入分析,对应用型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法做了总结,并得出“理论与实践并重,评价贯穿于教学”的新培养模式,以期缓解生物专业人才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生物工程;人才培养21世纪是生
2、物的世纪,随着生物科学的迅猛发展,社会对该领域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体,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既具备现代生物科学理论知识,又能熟练掌握高精生物技术的新型复合型创新人才[1]。然而,由于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取向趋同,导致高校所培养的生物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另一方面,由于相关产业的滞后以及创业平台的缺乏,学生就业和创业前景受困[2];更重要的是,各高校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使本专业人才质量大打折扣,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本文以生物工程专业为例,针对高校的教学模式,展开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对新教学模式进行了探
3、索,试图消除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1生物工程专业的现状分析长期以来国内各高校的生物工程专业因成立背景不同,在专业教学与实验的设置方面各有偏重,表现出一定的学校特色[3]。但由于建立特色生物专业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因而承担着影响学生就业的风险,一些高校的特色逐渐淡化,尤其是学校特色较为极端的院校,由于缺少相关教材,特色教育更加难以在教学中展开。高校的生物学人才培养出现同质化倾向。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岗位劳动力供大于求,但应用型人才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特别是高层次应用型理工科人才,如高级技师和高级工程师十分紧缺[4]。
4、另外,从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看来,没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的毕业生,在人才就业市场上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位置[5]。这些问题的出现正是由于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欠缺所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1人才培养定位不太准确,课程设置欠合理在教学安排中,一方面,重基础课,轻专业课。基础课课程门类、学时均较多,而专业课门类则相对较少。另一方面,重理论课,轻实验课。实验课学时总体较少,且实验条件有限,本科生的实验室利用率较低。1.2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实验教学形式单一,主要是分散的课程实验,缺乏集中安排的课程及专业综合实验,
5、而且实验教学中多以灌输式为主,学生比较被动,缺乏创新性实验项目。再者,各种实习效果不佳,目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地参观工厂流水线的专业实习形式收效甚微,特别是一些重要的实践环节,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和体会。1.3“严进宽出”的高等教育制度一部分通过高考“严进”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会放松自己对学习和发展要求,而高校较低的考核要求,又使得他们可以轻松过关。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大学生临时抱佛脚、应试学习的风行,而从事“应试学习”的大学生的头脑里基本上都有这样一种观念:考什么就学什么,什么不考就不学或花较少的时间去学。人才质量出现严重危
6、机。2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要求所谓应用型人才就是指培养出的人才以适应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技术型的大众化教育为取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既重视智力因素,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6]。从人才培养的行业要求方面看,作为生物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在知识的储备方面,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宽广的人文社会知识,较强的实践管理知识以及相关的其它知识;在实际能力培养方面,应该具备较强的社会生存适应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工程管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在素质要求方面,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
7、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由此,学校可以大致确定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格、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的人才,与以就业为目标的高职高专教育相比,它应具有更宽的知识面。3应用型生物学人才培养的探索生物工程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3.1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应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辅导为辅的原则。做到课堂补充知识,课下消化与强化,真正做到将所学知识将融会贯通。3.1.1完善教学计划,设置
8、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应努力拓宽专业面,增强适应性,给学生学习自主权,加强基础教学,突出主干课程等。而且,课程体系既要保证课程间的相关性和连贯性,又要兼顾各课程的深度和完整性,同时课程内容应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使学生有效地接收和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对于生物工程,可以将一些基础的专业课,比如普通生物学等安排在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