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163794
大小:635.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9-14
《高中数学 3-1 不等关系同步导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 不 等 式本章概述●课程目标1.双基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感受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2)会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过程.(4)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5)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尝试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6)探索并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7)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8)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9)了解二元
2、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10)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2.情感目标(1)注重突出不等式的现实背景和实际应用,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本章注意体现数学文化价值的渗透,让学生了解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借助于信息技术去探索数学规律,从事一些富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数学活动.●重点难点重点: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基本不等式的应用,线性规划问题.难点:解决线性规划问题和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
3、际问题.●方法探究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数学工具,它是描述优化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学习本章应注重数形结合,学会通过函数图像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联系,并能解释二元一次不等式和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在此基础上,体会不等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本章应注意的问题(1)要注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整式方程、函数、三角等知识的联系,以便对不等式的知识有一个全面、完整的了解与认识.(2)要注意体会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的关系,借助几何直观解决简单的线性规
4、划问题.(3)注意对不等式≤(a>0,b>0)和a2+b2≥2ab(a∈R,b∈R)的理解、记忆,正确、灵活地使用其解决问题,尤其是在正确的使用上下功夫.(4)本章重点内容是证明不等式和不等式的解法以及简单的线性规划.证明不等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它的方法灵活多变、技巧性强、综合性强,不等式的解法重点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注意数轴穿根法.(5)线性规划知识也是重点内容,在近几年高考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应引起同学们的注意.§1 等关系知能目标解读1.通过具体的情境,感受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量不等关系,并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
5、景.2.能够运用比较实数大小的方法比较两实数的大小,并掌握不等关系的传递性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重点难点点拨重点:比较两数(或式)的大小,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并能说出每一步推理的理由.难点:对不等式性质的准确把握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证明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指导一、不等关系1.不等式:我们用数学符号“≠”、“>”、“<”、“≥”、“≤”连结两个数或代数式,以表示它们之间的不等关系,含有这些不等号的式子叫做不等式.2.在上述符号中,用“>”、“<”连结的不等式,表示严格的不等关系,是严格不等式;用符号“≥”、“≤”、“≠”连结的不等式
6、,表示非严格的不等关系,是非严格不等式.注意:如何理解表示不等式的各个符号的含义?不等式表示的是不相等的关系.对于“不相等”可以是“大于”或“小于”.对于不等式a≤b,表示的是ab或a=b,同样也是只需满足其中一条,不等式就成立.对于实数来讲,只存在a=b或a>b或a
7、,前者强调的是关系,可用符号“≠”、“>”、“<”、“≥”、“≤”来表示,而后者表示的是两者的不等关系,可用“a>b”、“a
8、,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找全题目的限制条件,利用限制条件列出不等关系,一定要注意变量的实际意义.由此可见,现实生活中大量的数量关系是通过不等式来表示的.不等式是研究不等关系的数学工具,从而理解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