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人教版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练习题19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础夯实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暇(xiá) 阁(gé)笃(dǔ)嗜(sì)B.糟粕(bó)跻(jī)俟(sì)鲍(bào)C.戛戛(jiá)讫(qì)俗谚(yàn)不假思索(jiǎ)D.逮老鼠(dǎi)力有未逮(dǎi)骈(pián)俪(lì)解析A项,“嗜”应读“shì”;B项,“粕”应读“pò”;D项,“力有未逮”中的“逮”应读“dài”。答案C2.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 餍:满足。B.《桃花扇》之解脱,他律的也律:约束。C.诚戛戛乎其难戛戛:困难的样
2、子。D.聊书于此,以俟他日聊:随便。解析D项,聊:姑且。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始于离者终于合B.而其价值亦即存乎此C.吾人对蛇蝎之人物与盲目之命运D.无虑百数十家解析A项,古义,结束于;今义,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C项,古义,不可知;今义,眼睛看不见东西,比喻认识不清。D项,古义,大约;今义,不考虑。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名词作状语用法的一项是( )A.目击之而身历之B.才得一面C.而不必求息肩之地也D.皆笔而书之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亲眼;B项,名词活用作动词,见面;C项,使动用法,使…
3、…休息;D项,名词活用作动词,记录。答案A能力提升一、阅读鉴赏(一)导学号5495004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余年十五六,即学为诗。后以奔走四方,东西南北,驰驱少暇,几几束之高阁。然以笃好深嗜之故,亦每以余事及之。虽一行作吏,未遽废也。士生古人之后,古人之诗,号专门名家者,无虑百数十家。欲弃去古人之糟粕,而不为古人所束缚,诚戛戛乎其难。虽然,仆尝以为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今之世异于古,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尝于胸中设一诗境:一曰复古人比兴之体;一曰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一曰取《离骚》、乐府之神理而不袭其貌;一曰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
4、诗。其取材也:自群经、三史,逮于周秦诸子之书,许、郑诸家之注,凡事名、物名切于今者,皆采取而假借之。其述事也:举今日之官书、会典、方言俗谚,以及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历,皆笔而书之。其炼格也:自曹、鲍、陶、谢、李、杜、韩、苏讫于晚近小家,不名一格,不专一体。要不失乎为我之诗。诚如是,未必遽跻古人,其亦足以自立矣。然余固有志焉,而未能逮也。诗有之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聊书于此,以俟他日。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西南北,驰驱少暇 驰驱:奔走,效力。B.逮于周秦诸子之书逮:及,到。C.举今日之官书、会典、方
5、言俗谚举:全部。D.未必遽跻古人跻:升,达到。解析C项,举:使用。答案C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B.C.D.解析A项,①代词,指代作诗;②结构助词,的。B项,副词,本来。C项,①介词,在;②连词,来。D项,①介词,在;②介词,和。答案B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首先交代了自己的经历,表明了自己对诗歌的“笃好深嗜”,介绍了成书之由。随后,在承认诗歌创作难有新意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中心观点:“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今之世异于古,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B.作者理想的“诗境”包括
6、四点:一是复兴“古人比兴之体”,二是“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三是“取《离骚》乐府之神理而不袭其貌”,四是“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C.对于诗歌的材料,黄遵宪则认为应该以出自经史古籍且贴近现实的词汇来入诗,应该不避流俗,以现代社会的官书、会典、方言、俗语来入诗,应该记叙“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D.黄遵宪在诗歌理论上强调创新,强调开辟古人未有的境界,是有积极意义的。最后,作者引用名言,表达了自己“心向往之”的愿望。解析表达了自己“心向往之”的决心。答案D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虽一行作吏,未遽废也。(2)欲弃去古人之糟粕,
7、而不为古人所束缚,诚戛戛乎其难。(3)要不失乎为我之诗。参考答案(1)虽然有那么一天做了官,也不曾立即荒废啊。(2)想抛弃古人的糟粕,而不被古人所束缚,的确很困难啊。(3)必须以不失为是我写的诗(为宜)。(二)导学号5495005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震川文钞》序[清]张士元《震川文集》有昆山本、常熟本,皆不全,且为后人所涂乙,颇改旧观。最后其曾孙庄出所藏钞本,商订于虞山①而刻之。虽亦不免移篇改字之误,然赖有此刻,人始得见其大全。余生平颇嗜熙甫文,独病其集中间有应酬率易之作,不适于读也。因手录其尤可法者若干首,即用熙甫读《史记》之法读
8、之,稍稍加评注焉。盖古今文章,自汉氏以来,至唐之韩、柳始备其格,至宋之欧、苏、曾、王乃尽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