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127238
大小:8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14
《教学设计:欧姆定律(新课标初中物理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欧姆定律广铁一中 李雪(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四节欧姆定律)一、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二、教学设计思想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它的重要体现在以下四点:1、欧姆定律是一个实验定律,这就决定了在教学时要进行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找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2、对欧姆定律的探究,能够使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
2、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学生在探究中,一方面感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一方面也是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3、欧姆定律的研究过程第一次运用了初中阶段最重要也最常见的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的掌握对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特别在设计实验方面上。4、要得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也是相当重要的。数据的处理可以使学生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与方法和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及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使用,在此基础上,本节主要通过探究实验得出
3、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并总结出欧姆定律。由于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实验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步骤,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而且学生已具有一定连接电路的能力。所以本节课以“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为顺序,引导学生再次体验和加深科学探究的过程,重点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自己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但考虑到欧姆定律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第一次运用到“控制变量法”,学生在没掌握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的情况下设计实验
4、必然存在较大的因难,在教学中以设计实验环节为本节课难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方式,以提示、点拨为主,以一系列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思考的方向,潜移默化的感受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降低对实验设计的难度,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实验成功的喜悦感。此外,在教学设计中,将探究过程的“评估与交流”环节提出来,并放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所做的实验当堂就做出评估,并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重新审视自己的实验探究,一方面能使学生在做完实验后能及时的回顾,加深印象;一方面促使学生在回顾中发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操作的失误,以及与其它小组的差异。在学生评估与交流之后
5、,以一道有关控制变量法的课堂练习,再次突出科学研究的方法,并提出“控制变量法”的名称。最后,课堂小结中,学生自我总结,收获实验探究中成功喜悦,让学生感觉到一节课学有所得!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andassessmentRegulation(ProfessionalEdition)(DL/T5210.2-2009~DL/T5210.8-2009);1.9thequalitycheckoutandevaluationof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
6、ngineeringcode(DL/T5161.1-2002~5161.17-2002);1.10thenormsofconstructionsupervision,the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supervisionregulations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②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导体的电流。③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7、值观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教学难点组织、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数据,得出科学结论。能对实验中的操作失误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四、教学流程图教师演示实验(摄像显示)通过实验引入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老师提问,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设计实验老师对学生设计的电路图和表格点评学生自已设计电路图、数据表格并展示进行实验老师巡视,给予辅导学生分小组实验个别学生展示数据进行分析分析与论证师生共同得出结论交流与讨论con
8、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andassessmentRegulation(ProfessionalEdition)(DL/T5210.2-2009~DL/T5210.8-2009);1.9the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