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赞贤小学2013下安全工作计划(初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南康市赞贤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安全工作计划少年儿童的成长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基础教育是家长们希望的寄托,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教育环境便成了基础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全面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加强教育,严格检查和监督,切实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特制订此计划。一、指导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安全发展的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创建“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认真贯彻学习《校园安全管理法规》。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卫生防疫安全、学生
2、假期安全、教育教学安全、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强化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大力拓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面,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全体师生创设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努力保障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二、工作目标通过安全教育活动,在全体师生中树立安全观念,进一步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落实安全责任,强代安全管理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并狠抓落实,促进规范管理,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各类事故发生,力争本年度不发生安全事故,致力打造一个和谐平安的校园。三、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曹开明副组长:许赋彬黄芑兰王佑成员:罗天波钟朝华张小远赖健娟方德金卢致宝李振兴林菲杨魏锋ofwork
3、,relationships,needandpossibility,putquali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dualab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trictlyperformintheadmissionprocedure,topreventthePartymember各村小校长各民办幼儿园园长四、主要工作(一)通过加强安全法制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科
4、任教师的作用,广泛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法制意识,把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化作学生的自觉行动。计划于10月下旬进行一次遵纪守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重点主题的安全常识教育。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安全观念,了解安全基本常识,熟悉报警、求助电话的使用,具备对危险的初步判断能力,掌握躲避危险和自救的简易方法。(二)通过加强安全工作组织制度建设,把校园安全及综治工作纳入正规化轨道。1、加强工作责任制度。签订班主任安全工作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安全工作职责。2、落实定期检查制度。要严格按照“及时排查、各负其责、工作在前、预防为主”的十六字方针,把检查作为做好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
5、面,校每周和重大节假日前必查的基础上,查重点、重点查、查反复、反复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疏不漏,不留死角。3、健全资料档案制度。要将上级的安全工作指示、年度计划总结、日常管理检查等工作台帐系统整理,及时归类建档,为领导决策、工作研究、检查指导、工作讲评、年度考评和保障校园合法权益提供第一手资料,使安全工作更具预见性、规范性和针对性。4、强化安全预案制度。以自然灾害、暴力犯罪、重大伤亡、食物中毒、重大疫情为设想条件,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制定各类事故应急预案,完善保障措施,健全处置机制。(三)通过加强校园内部安全管理,营造安宁详和的校园环境。1、加强交通安全管理。ofwork,re
6、lationships,needandpossibility,putqualityfirst."Improvestructure",referspartycarefully".IsamustadheretotheindividualabsorptionTheprincipleofthedevelopmentofamatureone,andstrictlyperformintheadmissionprocedure,topreventthePartymember教育学生途经公路时要小心来往车辆,教师驾驶车辆来校时要注意避开学生,杜绝发生意外事故。不组织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不组织学
7、生参加没有安全保障的社会活动,不组织学生参加抢险救灾等有危险的活动。2、加强卫生防疫及校园饮食卫生安全管理。做好流行病防治工作,避免流行疾病发生和蔓延;严禁学生在校购买、食用小食品及各类饮品,杜绝食源性疾患发生;注意搞好饮水卫生,要定期对饮水机消毒,建议学生自带凉开水饮用,以保证饮水卫生;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妥善处置。要明确职责,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3、加强教学安全安全管理。经常检查教学场地、器材和其它教育教学设施;禁止病、弱及身体不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