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118263
大小:655.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9-14
《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迟冬青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迟冬清2012-06-14什么是亚健康亚健康的概念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离(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是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生理机能低下的状态。亚健康的概念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检查无明显疾病,但呈现出疲劳,活力、反应能力、适应力减退,创造能力较弱,自我有种种不适的症状的一种生理失调状态。因其主诉症状多样而且不固定,如无力、易疲劳、情绪不稳定、失眠等,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症”。亚健康的概念在我国是1996年5月才提出的。这一提法在国
2、外已有10年左右的时间。亚健康的概念在我国,约有15%的人是健康的,15%的人非健康,70%的人呈亚健康状态。引起人的亚健康状态的原因环境因素:空气污染噪声沙尘暴电磁辐射等。引起人的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休息不足,特别是睡眠不足值夜班备考开夜车网络游戏等等。引起人的亚健康状态的原因紧张程度过高,压力太大。领导的压力家庭压力学习压力等等引起人的亚健康状态的原因长久的不良情绪影响易怒嫉妒抱怨等等引起人的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不运动或者运动量少代步工具的普及以及网络、游戏、电视等对人们的吸引力不断加大,人们越来越懒得动了。引起人的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不健康饮食暴饮暴食三餐不定时有毒的饮食(激
3、素、地沟油、三聚氰胺、二恶烷、苏丹红……)谁是最容易亚健康的人?1、高强度工作人群; 2、管理及脑力劳动者; 3、政府机构; 4、医疗行业; 5、能源行业; 6、金融行业; 7、高科技专业; 8、文化传媒。亚健康的中医治疗中医治未病理论中医“治未病”并不是像西医一样简单的体检加治疗建议。中医有系统的养生保健理论体系和独特的传统疗法。对那些“感觉不舒服而又查不出病”的亚健康人群,西医往往束手无策。而中医可以运用其特有的体质辨识(阴阳气血虚实等),辨证施治、辨证施补、整体调理等方法,使这类人群恢复到健康状态。中医治未病理论唐代药王孙思邈,将疾病分
4、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要求医生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中医治未病理论“治未病”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已成为预防医学的座右铭。中医治未病理论中医历来防重于治。《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理论,对治未病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价值。治未病的法则1道法自然,平衡阴
5、阳中医“治未病”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维护阴阳平衡,守之则健,失此即病。中医学非常重视天人相应,适应四时,顺乎自然的养生保健原则。讲究人的生活起居在四时季节中必须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人体的生理活动才能保持正常。要“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黄帝内经》还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论点,提倡在春夏阳气旺的季节,摄养阳气;在秋冬阴气盛的季节,保育阴气来适应养生防病之道。治未病的法则2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由精神因素引起的身心疾病是当代社会的多发病。中医学的养生观脱胎于道儒等诸子百家养性的思想。因此中医学历来重视心理保健在养生“治未病”中的作用。平素心情舒畅,精神
6、愉快,有利于气血流通,阴阳和调,身体健康。因此,中医养生“治未病”强调养心守神,不论导引、太极拳,其关键在于收心、守神而能入静,进入一种“宠辱皆忘”的恬淡境界。中医“治未病”的根本应从“守神”做起。只要做到心情愉快、乐观豁达,气血自然和调,大有益于健康。中医治未病法则3饮食调理,以资气血这是“治未病”的上策。一方面饮食以适量为宜,不可饥饱不均;另一方面也要合理地调节饮食品种,使人体能获取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不可饮食偏嗜。因为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一定的亲和性,各有其气味所偏,如酸入肝,苦入心……,长期的饮食偏嗜,就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调或营养成分的失衡,因此容易发生疾病。即使因身
7、体需要而多食某些饮食,也要适可而止,不可过量或过久地偏食,否则会影响健康。治未病的法则4强身健体,动静相宜在《黄帝内经》中有“和于术数”以及“不妄作劳”两个原则。首先,应该适当地选择和运用锻炼身体的方法,诸如《黄帝内经》所列举的导引、吐纳等形式。所谓作劳,即劳作,包括劳力、劳心、房劳等方面,“不妄作劳”是提醒人的劳作不要违背常规,应考虑季节、时间、年龄、体力及有无疾病影响等诸多因素,做到量力而行并注意调节,不可长时间从事某一种形式的劳作,以防止“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从而影响健康。同时要做到劳逸结合,使活动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