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11033
大小:3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3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渔业标准与专利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理学农林学类论文题目:渔业标准与专利探讨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摘要:为探究渔业标准与专利在促进技术创新、推动创新成果的传播和应用、规范行业生产等方面的作用,理清专利权同渔业标准化的关系,解决渔业标准采用专利遇到知识产权的问题,通过对我国渔业行业标准与专利以及国外标准与专利的政策和现状的调查研究,运用对比的方法,找出处理我国渔业标准和专利结合所带来问题的方法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防止由此引发技术垄断和知识产权滥用问题;培育具有专业水平和实务
2、经验的人才队伍,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应对发达国家的专利布局策略;建立渔业行业标准和专利指导、管理体系,正确引导科研单位、专业院校及企业制定标准和申报专利。保障标准和专利相结合能节约人力物力,真正产生经济效益,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关键词:标准;专利;政策;现状;渔业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间、地区间、行业间的技术经济交流、竞争与合作日益扩大[1],而技术竞争的核心就是专利之争和技术标准之争。标准与专利也是实现渔业现代化的两大支撑。近年来渔业标准项目内容侧重于水产品质量安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渔业资源保护、
3、渔业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等。2009年公布的一项调查成果[2]表明,中国大陆渔业技术已公告专利合计有6145项,其中捕捞技术在2004年达到最高峰,有245项,而后发展趋缓;养殖技术在2007年到达最高峰,有383项,制造技术则有324项专利申请。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厂商在大陆设厂经营,渔业技术不断转移至大陆,中国大陆授予的渔业专利中有部分为台湾厂商拥有。随着渔业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的发展,标准与专利的结合已不可避免。理清标准与专利的关系、探讨其发展趋势,对我们渔业标准化工作而言,是当务之急。本文以标准与专利的关系为切入点,从渔
4、业标准和专利的定义出发,通过对国内外标准、专利政策现状的调查总结,运用对比的研究方法,研究标准与专利在促进渔业技术创新、推广和规范行业生产等方面的作用,以期整合各利益相关方的资源,找出处理渔业标准采用专利遇到知识产权问题的方法,用以指导全国渔业标准制修订工作。1标准与专利的关系1.1定义和范围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渔业署对“渔业”的定义,指人们从水中采取动植物,并加以运用的一种经济活动,按照生产方法之不同可分为捕捞业、养殖业、水产制造业等3大类[3]。渔业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
5、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4]。渔业标准由渔业环境、资源、渔船、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渔具与渔具材料、渔业机械、仪器、渔用饲料、检疫防疫和渔药等标准组成,主要应用于水产品的养殖、捕捞、加工、运输、贸易等环节[5]。对于渔业这样的传统产业,技术标准只是作为技术规范的参考体系,或者作为技术间相互比较和相互连接的工具,其功能主要体现在提供信息、明确质量和可靠性的最低要求、降低多样性等方面,直接关系到渔业产业化、市场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实现[6]。专利是“由政府机构根据申请而发给的一种文件,文件中说明一项发
6、明并给予它一种法律上的地位,即此项得到专利的发明,通常只能在专利持有人的授权下,才能予以利用”[7]。专利的种类通常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专利权具有私有性的特征,即发明创造的专利权是唯一、垄断、排他的权利。获得专利的作用在于:1)可以保护发明;2)使得研究投入得到弥补;3)为投资厂房建设、设备和保障市场的正当理由;4)保障利润垄断;5)专利公开有助于新技术的形成[8]。对于水产行业而言,行业标准由农业部组织并颁布实施,国家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检验检疫局组织并颁布实施,标准制修订经费由国家财政专项拨付。也
7、就是说制定并发布标准的是政府,标准的形成运用了国家资源和所有纳税人的贡献,那么这些标准使用者的权益就应该受到保护。但专利权作为一种绝对的私权,代表着私人利益和商业动机,这与标准的目的基本上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也就是说,标准的制定与专利制度的设计是基于2个完全不相同的概念所形成的机制[9]。1.2渔业标准与专利的交点渔业标准与专利的交点在技术创新。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部对技术创新作了这样一个定义:“技术创新是一个以新产品或工艺的设想的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创
8、新成果的推广是创新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通过技术创新取得预定成果固然非常重要,没有成果就是失败,一切都无从谈起,但如果取得的成果未能推广应用而被束之高阁,那就是一种浪费。尤其是重大技术攻关的成果,只有广泛应用才能收到应有的效益,达到创新的目的。标准化是技术积累的平台,技术创新不是“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