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ID:18104409

大小:72.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09-13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_第1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_第2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_第3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_第4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2010-10-1710:40:16来源:0浏览:226次   为适应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趋势,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探索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特制定本规划。规划范围是安徽长江流域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辐射到安徽全省。2008年,区域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分别占全省的%、%、%。该区域是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发展区域,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规

2、划期为2009-2015年,重大问题展望到2020年。第一章  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大意义  第一节  承接环境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进一步加快沿海地区产业升级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战略需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加速推进,产业高级化成为结构调整的主方向,能源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工贸易和生产性服

3、务业加快向重点城市和地区集聚。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大大改善中部地区综合发展条件,使之成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国家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产业升级与重组成为拉动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进一步增大。第二节  优势条件   区位条件优越。皖江城市带紧邻长三角地区,是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第一站。交通基础设施和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加速推进,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初步确立。   开发空间广阔。皖江城市带拥有优质的长江岸线资源,土地、水、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技术支撑力量强,生态系统良好,

4、环境容量大,城镇体系完备,开发区发展初具规模,市场辐射范围广,综合商务成本明显低于沿海发达地区。   产业基础良好。皖江城市带工业门类齐全,已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拥有马钢、铜陵有色、奇瑞汽车、江淮汽车、安庆石化、海螺水泥等一大批大型骨干企业,民营经济不断成长。加工制造业优势明显,现代农业潜力巨大,旅游、物流等服务业发展迅速,与长三角已经形成产业发展共生圈。   区域合作紧密。皖江城市带是较早对外开放的地区,开放程度高。与国内各地区经济合作密切,尤其与长三角地区经贸往来更加紧密,承接产业转移势头迅猛,规模越来越大,领域越来越

5、宽。目前,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共同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统筹协调重大改革、社会保障,初步建立了“三级运作、统分结合、务实高效”的区域合作长效机制。   应当看到,皖江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是:经济实力不强,民营经济发展不足,对外开放程度不够高,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这些问题需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加以解决。第三节  战略意义   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通过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快产业转移步伐,将为东部沿海特别是长三角地区腾出发展空间,加快城市功能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6、,发挥长三角等经济圈作为我国经济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有利于中西部地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全国形成产业联动发展格局。   有利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大举措,将进一步促进中部地区抢抓机遇,发挥后发优势,通过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三基地、一枢纽”建设,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有利于完善产业转移体制机制。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探索和实践产业转移规律,将在发挥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健全区域合作组织与机制,有力有序高效推进产业转移等方面积累经验,

7、为国家制定促进产业转移政策提供依据。   有利于探索承接产业转移科学途径。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着力解决当前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将有助于积极探索推动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新模式、集约与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新举措、推动节能减排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式、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径,提升科学发展水平,为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示范。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国内外产业转移和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解放思想,先行

8、先试,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提高承载能力,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