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ID:18101403

大小:45.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09-13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_第1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_第2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_第3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_第4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聘才网欢迎大家的到来,下面是小编整理给大家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相关材料,以供查阅,快来看看吧!  次生形态民族: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  地域渊源:是形成民族的物质条件之一(1分)。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共同居住生活的地区(2分)。它是民族的生产、生活、繁衍的空间场所(1分)。  共同历史源渊: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地缘)(2分)、族体渊源(族源)(2分)等。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族体渊源就成为无本之水,如果没有地域渊源就成为空中楼阁。  共同生产方式: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

2、的人们在经济活动方面的社会联系(1分)、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消费过程中的组织形式(2分)、联系形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1分)。  共同语言: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交往联系所使用的语言(2分),它是稳定的、表露于外的最明显的特征(1分),是民族统一性和继承性的最重要的反映之一(1分)。  共同文化: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2分)的具有自己形式和特点的文化(1分),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分)。  共同风俗习惯: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

3、行的风尚、习俗、惯例(2分),是在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念支配下,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实践活动中长期传承的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2分)。  共同心理认同: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相同的心理特质(2分)。包括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认同心理和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心理(2分)。  “华夏”:发源于中原地区、以黄河和长江为摇篮的古老民族,是中国文明时代的重要开创者。公元前21世纪,夏禹的儿子夏启打破由各部落首领推举共主的制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史称夏朝。由部落联盟向民族过渡的过程也已基本完成。在夏朝的基础上,商人、周人相继建立了本族统洽的王朝:夏、商、周

4、。夏、商、周三族到西周时已有了共同的族称,共同的地域观念,共同的祖先观念,共同的经济文化生活模式,已具备同一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属性。经春秋战国的民族大迁徙与大溶合,已由多元的原始族群发展成为一个稳定的华夏民族共同体  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问题的总认识,(1分)它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1分),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方法上  民族: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1分)。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2分)。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

5、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1分)。  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成分(2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2分)。  民族结构:是民族的物质产品生产、精神产品生产和自身生产及其有关方面的有机的排列和组合。  民族素质:就是民族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在长期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的生产及人类自身生产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在的和显观的能力。  民族同化:就是指民族在交往过程中,丧失自己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民族强迫同化:就是指丧失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的变化过程,是用强

6、制手段,即凭借暴力和特权来实现的社会现象。  民族自然同化: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相处中,在生产、生活、文化等各方面相互影响下,一方民族在完全自然的、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方民族的特征,改变自己民族的特征而  变成另一方民族的现象。  民族分化:是指一民族的某些部分从这一民族实体中分化出来的现象。  民族组合:是指某些民族,或某些民族的部分,在一定的条件下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民族的现象。  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

7、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民族关系:民族关系是以民族因素为内涵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上的交往联系状态,涉及民族共同体的利益、权利、意志、意识、感情等诸多内容。一般来说,民族关系只表现于不同民族之间,而不表现于民族内部。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即马克思主义对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民族和民族问题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它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集中体现在无产阶级政党认识和

8、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中。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民族平等是最基本的理论原则。  “四裔”:先秦及春秋战国时期,周边的民族史称“四裔”。东边的民族被称为“夷”,西边的民族被称为“戎”,南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