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汉代田税征课中若干问题的考察(1)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汉代田税征课中若干问题的考察(1)

ID:1808076

大小:44.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7-11-13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汉代田税征课中若干问题的考察(1)_第1页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汉代田税征课中若干问题的考察(1)_第2页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汉代田税征课中若干问题的考察(1)_第3页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汉代田税征课中若干问题的考察(1)_第4页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汉代田税征课中若干问题的考察(1)_第5页
资源描述: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汉代田税征课中若干问题的考察(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理学农林学类论文题目:汉代田税征课中若干问题的考察(1)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田税是封建国家的重要财源之一。正确认识汉代的田税,这对我们研究封建剥削和整个封建生产关系的源流变化,至为重要。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与土地国有制并存的汉代,其田税大别之可分为”田租”、田租”附加税”和假税三项。本文不拟对汉代的田税制度做全面论述,仅就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做一历史考察。不妥之处,请同仁们指正!一、轻田租和文帝十余年不收民租问题“田租”,这是土地所有者向封建国家交纳的地税

2、。汉代的田租之轻,古人早有评论。东汉的苟悦在汉纪)中说:”古者什一而税,以为天下之中正也。今汉氏或百一而税。可谓鲜矣!”宋人周密在(齐东野语)中也说:”自井田之法废,赋名日繁,民几不聊生。余尝夷考,在昔,独两汉为最轻。非惟后世不可及,虽三代亦所不及焉。”荀悦和周密的话,并非虚言。史实证明,自汉政权建立后,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其田税政策确实比前有所减轻。(汉书。食货志)载:高祖完成统一之后,就曾下过”轻田租,什五而税一”的诏令。惠帝在位期间,又重申”减田租,复什五税一”。①又据(汉书.食货志)载:文帝时期,汉政权仍然继续实行了惠

3、帝以来的”什五税一”之制,并于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两次下诏”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在前元十三年(公元前167年),还下过”其除田之租税”的诏令。景帝即位后,对田租率又进行了调整或减轻。(汉书)本纪说: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令民半租”,行”三十而税一”。②从此,”三十税一”便成为两汉田租的定制。(后汉书.光武纪)载:”建武六年十二月诏曰:顷者师旅未解,用度不足,故行什一之税。今军士屯田,粮储差积,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这说明东汉之初,田租虽然一度超过了三十税一,但这只不过是一种暂

4、时的改变。两汉的田租政策,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然其租率,则均在”什五税一”、”什一之税”和”三十税一”的变异范围之内,而且在长时期内是稳定在”三十税一”的数字之上的。“三十税一”的田租是轻还是重?我们可以同李悝之说作比较,可以从前、后期的农产量及物价等方面予以测度。战国时期,据李悝说: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亩产一石半,行什一之税,交租十五石。粮价三十钱一石。折钱四百五十文。③这样,田租占自耕农总产量的比重是10%。——————————————————————————①(汉书)卷二惠帝纪)师古注引邓展载:”汉家初行什五税一,因俭于周行

5、什一税也,中间废。今复行之。”这说明汉高祖轻田租的诏令.实行不彻底。②实行.令民半租”之制的时间。汉书.食货志)系于景帝二年,今从(汉书。景帝纪)。③(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汉代则不然,以文、景之时为例。亩产量,按晁错的说法是”百亩之收,不过百石”,①若以一夫耕田七十亩计,②”三十税一”。则岁纳租谷二石三斗,而谷价据桓谭新论)说是”石数十钱”,如果以三十钱一石计算,折钱便只有六十九文。结果田租只占自耕农田亩总产量的3.3%。比战国时期轻得多。再以元、成之时为例。由于代田法的推行,耕作技术的改进,假设亩产以收二石算,谷价百钱一石,

6、③行”三十税一”,一夫仍以耕田七十亩计,则岁纳租谷四石七斗,折钱四百七十文。④结果,田租占自耕农户的总产量也只有3。4%。同样比战国为轻。这就不难看出,汉代的田租征课量和当时封建政权在”口算”、”更赋”等方面的赋敛搜刮相比,其比重是较小的。汉代的田租较之前代为轻,实属确论。历代田租,”汉租最轻”。⑤那么,汉文帝刘恒时期,是否有过”连续十余年不收田租”的事实?查考中外影响较大的几部近著,大凡对此都是肯定的。主要有这样一些代表性的说法:——————————————————①两汉历史四百年。亩产量不可能固定不变。汉初。据晁错说是”百亩之收

7、,不过百石”;西汉中期后,随着水利、耕作技术的发展,平均约在亩收二石左右;到了东汉后期,按仲长统的说法,则是”亩收三斛”。此乃就通例而言。至于个另9地区的亩产量.则有例外。如(汉书.沟洫志)说:”若有灌溉,则高田五倍,下田十倍。”又”郑国渠灌田收皆亩一锺。”一锺为六斛四斗。这种特例,一般是由于水利条件较好及精耕细作的关系。②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全国户口和耕地面积计算,平均一夫(户)应有土地六十七点六亩,每口应有十三点八亩。但据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竹简)材料,在文景之际,江陵郑里农民占有土地的实况是.一夫仅有土地二十四点七亩,每口

8、只五点三亩。这里说”一夫耕田七十亩”.则是按西汉全国户口和耕地面积计算的。其实。若除去国营土地和地主兼并的土地,一户或许只有五六十亩土地。③汉代的谷价,文献记载不一。往往因时、因地而不同。最贵者石至数万,最贱者石数钱。这与兵乱、灾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