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及其后处理技术应用课件

图像及其后处理技术应用课件

ID:18074253

大小:1.35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9-13

图像及其后处理技术应用课件_第1页
图像及其后处理技术应用课件_第2页
图像及其后处理技术应用课件_第3页
图像及其后处理技术应用课件_第4页
图像及其后处理技术应用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图像及其后处理技术应用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CTA图像及其后处理技术应用赵林芬吴南洲杨立解放军总医院CT室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graftexclusion,EVGE)为20世纪90年代开展的一项从动脉腔内导入人造血管支架移植物治疗大动脉瘤的新技术适应证:主动脉夹层(StanfordB型/DebakeyⅢ型)降主动脉真、假性动脉瘤肾动脉开口以下的腹主动脉瘤最常见的并发症:内漏(endoleak)支架移位大动脉损伤远端动脉栓塞脊髓缺血移植物综合征内漏(endoleak)过去名称:如移植物周围返流、动脉瘤造影剂增强、持续的动脉瘤活动现象、瘤腔内流动的血流、瘤腔内人造血管外造影剂增强现象、残留灌注、假性通道、动脉瘤腔

2、内外渗、人造血管漏等1996/6/28White等法国马赛ISES欧洲夏季研讨会提出了一个特定的新词汇“Endoleak”来描述这一现象,即内漏定义:是一种与血管腔内移植物有关的状态,是指在瘤腔与血管腔内移植物之间存在持续流动的血流,或者指瘤腔内与采用移植物治疗的血管段之间存在持续流动的血流内漏分型Ⅰ型血流通过移植物和血管壁之间的缝隙继续进出瘤腔(原因是移植物两端封闭不彻底)Ⅱ型:血流通过瘤腔上通畅的侧支血管持续进出瘤腔,这时移植物两端和锚定区域封闭得比较彻底,其出现与移植物没有联系Ⅰ型和Ⅱ型各有两种亚型,A型:有血液流进没有流出;B型:既有血液流进,又有血液流出Ⅲ型:由移植物上织物

3、分解退变、撕裂或者移植物连接处脱节所形成Ⅳ型:由移植物壁上的内衬织物网眼太大所造成,与移植物的设计制造有关,动脉造影时征象表现为“脸红”,造影剂像烟雾一样在瘤腔内弥散开来。实践中区分Ⅲ型和Ⅳ型内漏比较困难此外尚有不明来源的内漏和瘤内高压,后者是指各种检查都未提示内漏,但瘤腔内的压力持续升高,而且瘤体不断增大。也有作者称其为Ⅴ型内漏分型内漏按发生时间可分为:①原发性内漏,指术中或围手术期(30d)内发生的内漏,也叫早期内漏;②继发性内漏,出现在EVE成功后(即术中和围手术期没有出现内漏),也称为迟发性内漏根据内漏血流量的大小可分为:大量、中量、少量、微量内漏CTA图像及后处理技术--主

4、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发病机制:由于内膜退变,内膜撕裂,血液进入主动脉中膜内,引起内膜下血肿,导致假腔形成病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90%)(>40岁)主动脉囊性中层坏死(如马方综合征)(<40岁)主动脉瓣两叶畸形或单瓣畸形、主动脉缩窄、妊娠等外伤和医院性损伤性别比例:男/女=2~3/1撕裂部位/内破口(entry):67%在升主动脉(多在主动脉瓣上方2-3cm处)26%在降主动脉上端(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5%弓部+2%腹部动脉再破口(reentry):夹层远端两者形成所谓“双腔”主动脉夹层管道趋向于螺旋形。假腔位于升主动脉

5、的右前方、主动脉弓的上部及稍后方以及降主动脉的后侧与左侧,真腔常受压变窄。夹层可累及分支:主动脉弓上分支1/2肾动脉1/4髂血管1/2分型DeBakey分型(1965年)Ⅰ型起源于主动脉近端,伸展到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撕裂口绝大多数位于主动脉窦管交界远端1~2cm处升主动脉前壁,少数可见于主动脉弓部,多在头臂血管开口部位Ⅱ型起源于升主动脉,终止于无名动脉Ⅲ型起自主动脉峡部,伸展至腹主动脉Stanford分型(Daily等)A型累及升主动脉(需外科治疗)B型不累及升主动脉(多需内科治疗或带内膜支架治疗)--撕裂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部远端2~5cm处1965年Debakey分型根据解

6、剖,病理及内膜撕裂的范围Ⅰ型:主动脉内膜破口在升主动脉或弓部,剥离延伸至降主动脉以远,甚至达股动脉;或破口位于降主动脉逆向剥离至升主动脉;Ⅱ型:主动脉剥离血肿限于升主动脉或弓部者;Ⅲ型:主动脉剥离起始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向下延伸不超过膈肌为Ⅲa型,超过膈肌为Ⅲb型。根据手术需要的Stanford分型A型:DebakeyⅠ型+DebakeyⅡ型B型:DebakeyⅢ型CTA图像及后处理技术定位内膜撕裂口、判断内膜分离部位及范围,显示真、假腔状态术前检测的关键是准确测量内膜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距离,此距离>15mm方可使人工血管——内支撑稳妥地固定于正常动脉壁上而不至于覆盖锁骨下

7、动脉开口动脉瘤(aneurysm)定义:是动脉壁局部组织薄弱或结构遭受破坏后,局部向外扩张或膨出而形成的。部位:弹力型大动脉及其分支>最大的肌型动脉病因:先天性动脉壁结构异常,如马方综合症后天性动脉病变或损伤,如动脉粥样硬化、损伤、感染(细菌性或梅毒性)以及非感染性动脉炎(如多发性大动脉炎,放射性动脉炎)等分类I(按病理解剖和瘤壁的组织结构):真性动脉瘤:动脉壁呈局限性向外扩张或膨出,而动脉壁结构仍正常假性动脉瘤:动脉壁因局部遭受破坏而向外扩张或膨出所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