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8068715
大小:21.5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13
《邓拓不求甚解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邓拓不求甚解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 导语: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你怎么看?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邓拓不求甚解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欢迎阅读参考! 邓拓不求甚解优秀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掌握驳论文的论证结构及其内在逻辑 理解举例论证所用论据需具备典型、全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举例论证所用论据需具备典型、全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驳论文的论证结构及其内在逻辑 教学流程: 一、导 1、“不求甚解”的字面含义是什
2、么?对于中学生来说这种读书态度是否可取? 2、世人对于“不求甚解”的态度是怎样的?作者邓拓又对“不求甚解”发表了什么语出惊人的观点?正确的态度又是怎样的? 二、定 1、阅读课文,划出每段中最能反映该段中心观点的句子。 (尤其注意从正面表观点的判断句) 2、本文属于何种实用文体?依据论证思路划分属于哪一小类 (驳论文) 3、驳论文是用文字和别人在思想上打仗。驳论分文“破”和“立”两个环节。前者是攻取别人的阵地,后者是牢牢守住已经占领的阵地。 本文哪些段落为“破”、哪些段落为“立”? (第一段到
3、第四段为“破”第五到第六段为“立”) 三、破 1、世人眼中的“不求甚解”与“求甚解” 思考:(1)世人怎样理解“不求甚解”? (2)世人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如何? (3)世人用怎样的行动“求甚解”? 2、作者眼中的“不求甚解” 思考:(1)作者怎样理解“不求甚解”? (2)作者认为该怎样“不求甚解”? 3、作者是怎样反驳世人的理解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梳理第二、三段 (引经据典,正本清源,补全缺失要素,把握核心价值) 4、先破后立的议论思路有何益处? (消灭敌人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占领
4、了阵地;破除错误的观点,正确的观点才能站住脚) 四、立 1、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巩固自己的论点,使之更有说服力? (第五、六段运用举例论证,事实论据) 2、本文在举例论证上有怎样的特点?其益处何在? (古今、中外、正反、不同角度:态度、方法) 3、反对马马虎虎的读书态度对于巩固本文论点是否必要? (弥补可能留下的逻辑漏洞,使论证更为严密) 4、“攻取阵地”(破)难还是“守住阵地”(立)难?谈谈巩固阵地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多种论证方法科学搭配(火力强劲) 全面思考,弥补逻辑漏洞(不留活力
5、死角) 五、思 1、画出文中表现作者对“不求甚解”态度的语句,体会其中语言的微妙变化。说说其中原因。 第一段“也不尽然”、“不必提倡”、“没有充分理由”语气委婉、态度暧昧 第二段“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语气肯定、态度鲜明 (先婉转指出似有值得商榷之处,避免形成心理的抵触,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2、揣摩第八段,作者的愿望似乎是“求甚解”,岂不是与前文“不求甚解”自相矛盾?说说作者对于“不求甚解”的态度究竟如何? (以“不求甚解”的手段、方法追求“甚解”的目的、境界) 3、回顾本
6、文论证思路,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如:作者先:---------------再:------------进一步分几点讨论了:--------分别举了:---------------的例子。最后:-----------------邓拓不求甚解优秀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2.让一个学生朗读全文,其余的同学一边
7、听一边思考: 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这位同学读得好在哪里?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3.快速阅读《不求甚解》,边读边思考: 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义 4.学生自主提出有关的问题,分小组研讨。 ①“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 ②肯定“不求甚解”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③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拓展训练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竿充数”辩
8、 (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人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班门弄斧”这个成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