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经典教案

论语十二章经典教案

ID:18054667

大小:23.1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13

论语十二章经典教案_第1页
论语十二章经典教案_第2页
论语十二章经典教案_第3页
论语十二章经典教案_第4页
论语十二章经典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十二章经典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语十二章经典教案论语十二章经典教案  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  一、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二、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预读(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  一、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比比谁知道的多。  1、孔子:  2、《论语》:  二、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不亦说()乎  三省()吾身传()不习乎  诲女()知之乎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三、翻译下列语句,解释加线词语的意

2、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士不可以不弘毅。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思悟(相信自己,我能行!)  一、课文里哪些话是谈学习态度的,哪些话是谈学习方法的?  二、“而”字是个连词,它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课文中哪些是表顺接的,哪些是表转接的?  三、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四、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课外延伸(坚信自己,我真行!)  一、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

3、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二、把文中成语、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检测题(我努力我进步,我成功我快乐!)  一、填空:  1.《论语》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主要是记录的言行。《论语》并非孔子所作。  2.孔子,名,字,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  3.流传至今的成语:  二、指出句中通假字:  1、不亦说乎?  2、由,诲女知之乎?  3、是知也。  三、根据“而”字的两种基本用法归类。  (1)敏而好学。(2)择其善者而从之。(3)人不知而不愠。  (4)温故而知新。(5)学而不思则罔。  表顺接的有  表转接的有  四、用现代

4、汉语准确的表述下列语句的意思。  1、不耻下问:  2、择其善者而从之: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五、简答题:  1、在从师这个问题上,孔子的意见怎样?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什么是真知?  3、“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这是为什么?  课外阅读(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木棉树  所有开花的树看来都应该是女性的,只有木棉是男性的。  木棉树又干又皱,不知为什么,它竟结出那么雪白柔软的木棉,并且以一种不可思议的优美

5、风度,缓缓地自枝头飘落。木棉花大得骇人,是一种耀眼的橘红色。开的时候连一片叶子的衬托都不要,像一碗红曲红,斟在粗陶碗里,火烈烈地,有一种不讲理的架势,却很美。树枝也许是干得很了,根根都麻皱着,像一只曲张的手——肱是干的,臂是干的,连手肘、手腕、手指头和手指甲都是干的——向天空讨求着什么,撕抓些什么。而干到极点时,树枝爆开了,木棉花几乎就像是从干裂的伤口里吐出来的火焰。  木棉树通常长得很高,那年在广州初见木棉树,不知是不是因为自己年纪特别小,总觉得那是全世界最高的一种树了,广东人叫它“英雄树”。  初夏的公园里,我们疲于奔命地去接拾那些新落的木棉,也许几丈高的树对我

6、们是太高了些,竟觉得每团木棉都是晴空上折翼的云。木棉树的叶子便逐日浓密起来,木棉树终于变得平凡了,大家也都安下一颗心。至少在明春以前,在绿叶的掩覆下,它不会再暴露那种让人焦灼的奇异的美了。  1、作者根据木棉树的什么外形特点,得出“木棉是男性的”这个结论?  2、文中画线句,说木棉花的美让人“焦灼”的依据是什么?摘引原句回答。  3、为什么作者用“云”,而且是“折翼的云”来形容木棉呢?  4、木棉花令作者产生很多联想,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把它们表达出来的?论语十二章经典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有关情况及《论语》,能流利朗读及背诵课文。  2.理解

7、每则语录的内容,体味《论语》的语言风格。  3.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教学重难点  1.积累归纳,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意思及有关句子的含义。  2.把握孔子的教育思想,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入学,在小学时又强调快乐学习,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够重视,因此学生在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论语?十二章》是学生本学期接触的第二篇古文,由于初一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基础较差,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掌握较差,实词积累少,因此在阅读中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本文要在熟练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拔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