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原经济区”背景下的城镇化之路

论“中原经济区”背景下的城镇化之路

ID:18048763

大小:16.4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3

论“中原经济区”背景下的城镇化之路_第1页
论“中原经济区”背景下的城镇化之路_第2页
论“中原经济区”背景下的城镇化之路_第3页
论“中原经济区”背景下的城镇化之路_第4页
论“中原经济区”背景下的城镇化之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中原经济区”背景下的城镇化之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中原经济区”背景下的城镇化之路论“中原经济区”背景下的城镇化之路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主要反映在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通常用城镇化率来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高低。目前,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为47%,发达国家平均城市化水平为75%。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相比,我国城市化起步晚,XX年城市化率达到%,标志着中国城市化已过了初期发展阶段,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65%,中国政

2、府正经历着人类有史以来人口规模最大、复杂程度最高,其他国家从未遇到过的严峻挑战。中原经济区做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人口比重大,需要转移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抓住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走出符合区域实际的城镇化之路,促过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中原经济区是以中原城市群为雏形的经济区域,本文参考中原城市群统计资料①,通过与国内其它城市群的对比,分析其城镇化现状。  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整体水平。中原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

3、、漯河、济源等地区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域。  通过XX年统计数据,中原城市群XX年城镇化率仅为%,在国内11个城市群中城镇化率处于后位。  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水平  表中:城镇化率采用:城镇化率=城镇非农人口/总人口×100%。  现状城镇化水平分析:(1)XX年,中原经济区平均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为%;(2)29个城市中,仅郑州、淮北城镇化率高于40%;(3)鹤壁、济源、聊城、邯郸,城镇化率在30%——40%之间;(4)洛阳、平顶山、安阳、新乡、焦作、许昌、漯河、三门峡、邢台、晋城

4、、长治,城镇化率在20%——30%之间;(5)开封、濮阳、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宿州、阜阳、亳州、菏泽、运城,城镇化率不足20%。  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特点分析。①整体城镇化率较低。XX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中原城市群城镇化率%,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率%,整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城镇化水平分布不均。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城镇化率相对较高的区域分布在以郑州为核心的周边区域,城镇化率低于20%的城市则主要分布在中原经济区东部和南部。③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城镇化水平。郑州及其周边城市、淮北,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对劳动力的

5、吸纳能力相对较强;东部和南部的其他城市人口基数大、耕地多、传统农业所占比重大,城市缺乏吸引力。  国内城镇化模式。我国政府对城镇化一直很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分阶段出现了几种值得研究总结的模式: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营企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这种模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其城镇化的原动力来自于国家计划对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生产建设;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因为资源开发所引起的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以及相关政策的强制性推动。攀枝花、大庆、鞍山、东营、克拉玛依等许多城市的兴起是典型案例。②商品经济短缺时期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

6、模式,也即“苏南模式”。这是一种通过乡村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乡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而推动城市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大大积累了地方经济的基础,有效推动了小城镇的发展,当然也带来了布局分散、投资效率低等问题。③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也即“温州模式”。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通过家庭手工业、个体私营企业以及批发零售商业来推动农村工业化,并且以此带动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④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

7、期以来,随着全球资本与产业的转移,部分地区积极把握机遇、大力推动资本结构转型,进入了吸引外资的高潮期,以外向型经济园区为主体的空间成为集聚人口与产业、推动城镇化的有力载体。⑤本世纪初在我国又出现了几种极具深远意义的模式。  中原经济区城镇化道路选择  中原经济区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的路子,管理体制、土地、建设资金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各地的城镇化进程。根据中原经济区各城市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劳动力构成等因素的不同,应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各城市应结合自身资源及区域定位,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

8、镇化格局,走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形成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现代城镇体系。  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郑州  通过与上海、北京、广州中心城市规模及人口密度的比较,郑州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较高,为了避免由于人口过密而带来住房困难、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