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国道碾压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

202国道碾压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

ID:18025096

大小:23.09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9-13

202国道碾压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_第1页
202国道碾压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_第2页
202国道碾压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_第3页
202国道碾压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_第4页
202国道碾压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国道碾压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2国道碾压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  简介:碾压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配合比设计,目前采用室内试验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办法,本文介绍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关键字:碾压式混凝土配合比正交试验1.前 言    碾压式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以级配集料和较低的水泥用量与用水量以及掺和料和外加剂等组成的超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经振动压路机等机械碾压密实而形成的一种混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路面工程是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它作为高等级公路路面,与普通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见表1),能够提高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和降低工程造价。  表1      与水泥、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比较  

2、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比较与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较1)可用沥青路面摊铺机进行施工;1)车辙较少;2)施工可不用模板,简单、快速,能缩短工期;2)抗磨耗性好;3)经济性优越,估计初期投资费用节约15%~40%;3)耐油性好;4)单位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少,干缩率小,可扩大接缝间距,利于行车舒适;4)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少;5)初期强度高,养护期短。5)重交通的厚层结构,初期投资费用有可能较省。  2.工程概况  202国道梅河口至海龙段始建于1986年,路基宽12m,路面宽7m,原路面面层采用沥青贯入式和人工铺筑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方式建成。建成后,路面相继有不同程度的破损,难以满足当地交通的需要,决定19

3、97年进行路面结构的改建,采用碾压水泥混凝土路面。3.混凝土配合比正交设计3.1 试验原材料  (1)水泥:红梅425#普通水泥;  (2)碎石:粒径5~20mm,表干比重/cm3,压碎值8%;5~10mm含35%,振实容重1617kg/m3;  (3)砂:产地梅河,细度模数,表干比重/cm3,容重1360kg/m3;  (4)粉煤灰:Ⅱ级干灰,产于吉林梅河口发电厂;  (5)外加剂:吉林省松脂皂引气剂(DH9S),掺量%;木钙(MG)掺量%。3.2 试验目的  选定粉煤灰碾压混凝土的几个主要参数,即单位用水量(W);基准胶凝材料用量(C+F1);石子填充体积率(Vg)及粉煤灰掺量(

4、f,%)。3.3 考核指标  混凝土稠度(改进Vc值);混凝土抗折强度(试件尺寸10×10×40cm3,龄期7d和28d)。3.4 试验方案及配合比  采用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如表2),各配合比除因素、水平变化外,其他试验条件均相同。试验方案及混凝土配合比见表3。表2      因 素 与 水 平  水平因素A.(W)(kg/m3)B.(C+F1)(kg/m3)C.(Vg)(%)D.(f)(%)11013008010210627076203963307215表3       正交试验方案及混凝土配合比  试验号试验条件配合比(kg/m3)W(kg/m3)C+F1(kg/m3)Vg%

5、f%WCFSGMGDH9S1①101①300①80①101012706074313022①101②270②76②2010121610880512373①101③330③72③151012819982111714②106①300②76③151062559077612375②106②270③72①101062435488911716②106③330①80②2010626413266013027③96①270③72②209624012084811718③96②330①80③15962308177013029③96③②76①10962976679012373.5 试验结果及分析  (1)试验结果汇总

6、于表4。  (2)直观分析各项考核指标的直观分析结果见表5和表6。  (3)回归分析  根据表3的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对影响显著的因素建立有关考核指标的多元相关经验式见表7。  多元回归检验结果的说明:  ①t≤1,无显著影响;  ②1<t≤2,有一定影响;  ③t>2,有显著影响。  综合表5和表6的分析结果可见:  ①用水量和粉煤灰掺量对改进Vc值均有显著影响。  ②基准胶凝材料用量和粉煤灰掺量对抗折强度有显著影响,而石子填充体积率对稠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不显著。  ③表7中2、3号经验式有很好的相关性和足够的推定精度,可作为用水量的抗折强度的推定经验式,被采用。表4

7、       试 验 结 果  编号A.(W)kg/m3B.(C+F1)kg/m3C.(Vg)%D.(f)%试验结果VC(S)P7(kPa)P28(kPa)1①101①300①80①10312①101②270②76②20463①101③330③72③15304②106①300②76③155②106②270③72①106②106③330①80②207③96①300②72②20568③96②270①80③155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