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984538
大小:57.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9-12
《关于初中思想政治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初中思想政治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论文课题2009-01-1721:19:43阅读36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问题的提出 ㈠概念的界定 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有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是通过训练和培养加以塑造的心智模型。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等。 创新能力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来引导训练和培养,在当今政治体制、政治理论创新年代,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它学科相比更能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政治课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验的创新和探索性,设计
2、问题情况,显示知识获取的过程,实施“激趣,探究,引导,创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创造能力方面的功效。 ㈡研究的原因与背景 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
3、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25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历来是人们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思想政治课教学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是“文化大革命”前,党的发展历史及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期;第二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围绕“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所展开的非课程式“时政”教育;第三阶段是恢复高考制度后至20世纪90年代末,政治课教学开始注重学生道德规范,社会发展简史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法律知识等方面比较系统教育。但在能力培养方面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深渊,“背多分”成了这一学科学生能力的生动反映。对此有人提出
4、“政治课上不上无所谓”,“政治课不要列入中考或高考的科目”等过急观点。要使思想政治学科真正成为一门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能力的基础课,作为政治教师我们认为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并提出了“初中思想政治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课题。同时这一课题的提出也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首先,从当前社会发展要求看。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入WTO,使已往的“壁垒”经济让位给全球经济,知识经济浪潮兴起与政府经济权力弱化。在这种形势下,教育不仅是原来
5、“教育——人才——经济”认识链条上的一环,国际间竞争优势变成按国际标准衡量的教育制度和质量的竞争优势。加入WTO后,最大挑战是人才问题,包括人才素质、人才战略与人才管理。教育要必须研究如何培养适应国际竞争的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通过创新教育活动,发展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科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品质、创新开拓的意识等素质,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出现。 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
6、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25其次,从学校教育对人的培养作用看。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较之家庭来说,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创新教育的观念出发,各学科应当把教学的重点从学生单纯学习、记忆
7、知识转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独立性和创造性上来。但是,在我国现存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形式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继承轻创新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跟着考试分数指挥棒旋转的应试教育倾向,更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置于脑后。在这种教育下,我们除了造就一大批会考试的机器外,还能培养多少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物理学家劳厄认为,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全部遗忘掉后所剩下的东西。这种观点虽然偏激,但它的精神无凝是正确的。在继承基础上创新,才是创新的灵魂。一个人走出校门以后,他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表现,正是运用“
8、剩下的东西”的结果,这种“剩下的东西”就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三:从教育教学形势发展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