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978395
大小:19.7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12
《初三信息技术教研计划4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三信息技术教研计划4篇(1805字)一、教材分析本学期根据6月份的会考内容,进行整体的复习,主要分为七个模块,分别是理论知识、汉字录入、基本操作、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和上网。复习主要依据《初中毕业升学标准测试》的信息技术分册,这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XX年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义务教育山东省初级中学课本《信息技术》及《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编写的。本册教材由以下四部分组成:达标复习:全面系统地梳理知识,全面提升三种能力考前复习:全面提升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试能力。考前准备:熟悉考试环境,掌握考试平台的使用方法模拟考
2、场:检测复习效果,体会考试要求“达标复习”以模块为单位编写,其中实践模块的编写体例如下:目标导航:初中阶段应达成的学习目标应用范例:解析重点、难点的解题思路达标训练:达成学习目标的巩固性练习。二、学生分析本学期任教四个班级,2个住宿班,2个走读班,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指法,文本编辑等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
3、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合理的引导下,通过“一帮一”结对活动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必将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三、教学目标1、工作目标:本学期,本备课组的工作目标是尽快适应新课改,搞好以诱思探究为主的实验教学。让100%的学生参与操作。2、教学目标:(1)甄别信息真伪的一般方法。(2)防治计算机病毒的常用方法。(3)输
4、入法的切换方法。(4)用“智能abc输入法”快速输入汉字的技能。(5)用“全拼输入法”输入生僻汉字及汉字偏旁部首的方法。(6)常用标点符号及特殊符号的输入方法。(7)“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8)窗口、菜单、对话框的作用方法。(9)单个、多个文件及文件夹的选定。(10)文件及文件夹的新建、重命名。(11)文件及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删除。(12)快速查找文件或文件夹。(13)word的启动和退出。(14)文字块的选定、复制、移动、删除操作。(15)段落的拆分与合并。(1243字)一、生情况分析经过上一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有50%左右有点基础,
5、因此,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有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对于为什么这么操作、什么情况下应该用这种操作、还有没有别的操作方法这些需要思考的内容比较生疏。因此,在上学期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培养,一个专业术语、一个基本操作,我都要求学生达到规范。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原来认为信息技术就是打电脑的观念改变了,什么事情都能问个为什么了,操作之前都能好好思考一番了。这一学期面临的任务就是参加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这次考试有一个比较有难度的方面,就是时间比较紧张,就50分钟,这就要求学生对于相当熟练,而本学期开学晚,时间上可能不够,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提高课
6、堂效率,以便能顺利通过此次考试。当然考试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搞应试教学,还得踏踏实实,和上学期一样,一个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真正的信息技术知识(918字)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开展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正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的重要举措。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重在实践、重在操作、重在发展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力
7、的培养,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研究如下:一、学生情况分析通过七、八年级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excel、frontpage、powerpoint、flash、vb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根本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是使用青岛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一、二册,内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