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965975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11
《缪希雍治疗疟疾特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缪希雍治疗疟疾特色【关键词】疟疾/中医药疗法;@缪希雍;清暑益气;分经论治缪希雍,字仲淳,号慕台,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代约为公元1546-1627年,明代著名医学家。其主要著作有《先醒斋医学广笔记》《神农本草经疏》等,书中有许多关于疟疾的论述。古籍所载的多种疟疾,除包括现代医学中的传染病疟疾外,实则涵盖多种以“寒战壮热、休作有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1]。缪氏描述疟疾曰:“其证大都多热多寒,或热多寒少,或寒多热少,或单热不寒,或单寒不热,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或有汗、无汗,或汗少、汗多,或自汗、盗汗,或头疼骨痛,或大渴引
2、饮,口苦舌干,或呕吐不思食,或烦躁不得眠,或大便燥结,或泻利,或连发,或间发,或三日发,或发于阳,或发于阴。”可见缪氏所说的疟疾是指以寒热交作、发作有时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与西医学所说的由疟原虫引起的疟疾不是同一个概念,其范围更广。1病因病机缪氏关于疟疾的认识与《内经》是一脉相承的。根据《内经》“夏伤于暑,秋必臟疟”的观点,缪氏认为疟疾“乃暑邪为病”,提出疟疾病因病机是“中气不足,脾胃虚弱,暑邪乘虚客之而作”。《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疟疾是暑邪在人体正气不足,无力抵御外邪时,乘虚侵入人体,或即时发病,或潜伏于
3、人体,待人体正气虚而不能胜之之时则发病。同时他还提到“山岚瘴气令人发疟”。缪氏主要生活在“荆、扬、梁三州之域”,即现在的长江以南地区,其地“多湿热之气”,易令人发疟。关于疟疾的病因,其他医家有不同的认识,如李东垣认为疟疾的病因有暑、寒、食,而朱丹溪认为疟疾的病因有风、暑、食、痰。他们除了接受《内经》暑邪为疟疾的病因的观点外,指出食、痰等也可引起疟疾,认为疟疾的病因是既有外感也有内伤的实邪。而缪氏认为疟疾属本虚标实,中气亏虚、脾胃虚弱是其本,暑邪外侵是其标。2治疗2.1清暑益气,调理脾胃 《内经》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4、”根据疟疾“中气不足,脾胃虚弱,暑邪乘虚客之而作”的虚实夹杂的病机,缪氏认为治疗疟疾应补泻兼施,“必先清暑益气,调理脾胃为主”。主张先“用白虎汤二三剂,随证增损,解表以祛暑邪。”若有兼挟证者,应随证治之,“有食者兼消导夺食,有风兼散风,有老痰伏饮者兼豁痰逐饮,感瘴疠者兼消瘴疠,汗多者固表,无汗者解表,泄利者升发兼利小便,便燥者兼益阴润燥。”并认为疟疾“久而不解,必属于虚”,必须大补真气,大健脾胃才能治愈。4缪氏治疗疟疾用白虎汤和清暑益气汤解表以祛暑邪。“热多者用白虎汤加减”:硬石膏自一两至四两,知母自四钱至二两四钱,竹叶自
5、一百片至四百片,麦门冬自八钱至三两二钱,粳米自一小撮至二大撮。病人素虚或作劳者,加人参自三钱至一两。其中石膏辛甘,大寒,“辛能解肌,甘能缓热,大寒而兼辛甘则能除大热”,故能解肌散暑邪。知母、竹叶、麦门冬、粳米助石膏清热祛暑。“不渴者,用清暑益气汤”。调理脾胃用橘红二钱五分,白豆蔻五分,白茯苓三钱,山楂三钱,麦芽炒三钱,藿香一钱,人参三钱,白术二钱,白芍药二钱,白扁豆三钱。其中白芍“专入脾经血分”,“制肝补脾,陡健脾经”。合人参、白术、茯苓、白扁豆、白豆蔻健脾益气,藿香芳香入脾、理脾祛湿,炒麦芽、山楂消积导滞。脾气健运,则“
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2.2继承《内经》,分经论治 《素问·刺疟》篇从六经的角度对疟疾进行了分类。疟疾“乃暑邪为病”,属于外感病之一,疟疾所在经络的不同反映了暑邪侵入机体的深浅。缪氏治疗疟疾继承《内经》用六经分类的思想,先清暑然后分经论治。这与很多医家如陈修园认为的疟疾以少阳一经为主的观点是不同的,陈氏治疗疟疾以小柴胡汤为通剂[2]。而张子和治疗疟疾主张因人治宜:对于富贵之人,以大柴胡汤下之……田野贫寒之家,用野夫多效方、温脾散治之[3]。治疗三阳经疟,缪氏认为“其证多热多渴,亦易得汗,药宜大剂急逐暑邪,毋得迟留,则病易
7、愈。”疟在三阳经,说明机体正气较盛,邪气在机体的位置相对较浅,可以从汗而解,急发汗以祛暑邪,则病易解。对于三阴经疟,缪氏指出“类多阴虚水衰之人,乃为暑所深中。邪入阴分,故出并于阳而热甚,入并于阴而寒甚。”认为暑邪中人阴分者多为阴虚之人,治疗宜益阴清热,多用鳖甲、牛膝、何首乌等。例如治疗劳疟,缪氏认为是病人阴不足,病发于阴,用鳖甲、牛膝、何首乌为君,橘皮为佐治之。其中鳖甲能益阴除热而消散,为治疟之要药。何首乌、牛膝峻补肝肾,橘皮理气和胃散邪。缪氏继承《内经》,从六经对疟疾进行分类治疗。足太阳经疟,“其证令人腰痛,头痛头重,寒
8、从背起,先寒后热……热止汗出难已,或遍身骨痛,小便短赤”。缪氏主要用方为:羌活一钱至三四钱,陈皮去白,二钱五分,黄芩二钱,前胡二钱,甘草炙五分,猪苓一钱,知母二钱五分。其中羌活味辛苦,性温,为太阳经主药;前胡味苦辛,微寒,辛能散。二药共散暑邪。陈皮理气燥湿健脾,知母、黄芩清热,“疟必由暑,暑必兼湿,淡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