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风险警示利润指标与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

退市风险警示利润指标与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

ID:17959502

大小:2.67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8-09-11

退市风险警示利润指标与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_第1页
退市风险警示利润指标与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_第2页
退市风险警示利润指标与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_第3页
退市风险警示利润指标与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_第4页
退市风险警示利润指标与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退市风险警示利润指标与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码:80402分类号:学号:M40161007密级:UDC:上海国象会计学險SHANGHAINATIONALACCOUNTINGINSTITUTE硕士学位论文MASTERTHESIS论文题目退市风险警示利润指标与非经常性损碰余管理学位类型专业学位学科专业会计硕士学位申请人姓名余艳红导师姓名郑德渊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二O—八年五月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退市风险警示利润指标与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学位类型专业学位学科专业会计硕士学位申请人姓

2、名余艳红导师姓名郑德渊论文提交日期2018年05月SHANGHAINATIONALACCOUNTINGINSTITUTEMASTERTHESISTITLEOFTHESISProfitIndicatorsofDelistingRiskWarmingandNon-recurringProfitandLossEarningsManagementTYPEOFDEGREEProfessionalDegreeMAJORMasterofProfessionalAccountingMACANDIDATEYuYan-hongSUPERVISORZhengDe-yu

3、anSUBMISSIONDATEOFTHESISMay,2018论文题目:退市风险警示利润指标与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学位类别:专业学位学位申请人:余艳红导师姓名:郑德渊摘要我国证券市场退市风险警示机制是从1998年实行的特别处理机制演变而来的,在资本市场发展初期,该项机制旨在通过向投资者提示上市公司在经营业绩、信息披露等方面的风险,引导其及时调整投资决策,规避相关风险。对证券市场而言,可以引导劣质上市实体退出公开交易市场,提高市场质量。在*ST机制运行了20年后,我国证券市场环境、市场规模、投资者参与范围都出现了很大的转变,退市风险警示制度在其适

4、用度上的弊端也逐渐暴露。我国目前的退市流程包括几个重要阶段,风险警示阶段、暂停上市阶段及终止上市阶段。其中风险警示阶段是指出现财务或其他重大异常的股票被特别标志,交易涨幅受到一定限制,在风险警示期内,根据公司的业绩表现等指标,确定对上市公司实施暂停上市或撤销警示。监管机构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完善*ST机制及其他退市相关机制,包括对实施风险警示的情形判定标准、撤销风险警示的情形判定条件、暂停上市的标准、恢复上市的条件及强制退市与主动退市的情形等不断修订,完善相关判定标准体系,以期发挥机制预期的作用。针对撤销风险警示的条件,我国目前的规定由财务指标标准、

5、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标准、合法合规性标准及其他标准几部分构成。财务指标中,又分为营业收入规模标准、净资产标准及净利润标准。根据证券市场历年的经验数据汇总分析可以看出,财务指标尤其是净利润指标,成为上市公司是否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以及能否摘星成功的关键因素,因触及净利润指标而被实施*ST的上市公司占绝大多数。因此对*ST相关财务指标的设置,成为*ST制度能否有助于形成证券市场优胜劣汰的进出机制的重要一环。II2012年两大证券交易所发布新的股票上市规则,对*ST公司摘星利润指标做出修改,取消“扣非后净利润为正”的摘星指标,即因净利润指标被实施*ST的上

6、市实体,只要在下一会计年度实现净利润归正,即可回归主板交易。该指标没有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对业绩的影响,使得*ST公司摘星更加容易,被社会舆论视为对*ST公司监管的放宽,因为*ST公司可以较为容易的通过非经常性项目导致的盈余,达到摘星的条件。新的摘星利润指标的修订,是否真的如社会舆论所述,导致大量劣质上市公司积极采取非经常性盈余管理手段,滞留在公开证券市场上,产生负面的效应?本文试图从新利润指标实施后证券市场的历史数据中,得到一些有用的经验及建议。论文主体部分提出:利润指标修订后,新摘星的上市公司长期业绩并未得到改善的假设,并以沪深主板A股市场上20

7、14-2017年摘星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业绩表现、每股指标、盈利能力、收益质量多个角度,对样本公司经营业绩进行统计分析,并汇总分析结果。之后,针对分析得出的*ST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常用手段如政府补助、债务重组、非流动资产出售,论文以理论描述加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较为详细的解释。最后,论文针对*ST指标体系的完善及如何促进有效退出机制的形成,提出几点建议。提出正确界定非经常性损益的性质,并统一会计准则与证券监管规则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列报与披露的一致性,提高扣非后净利润指标的可执行性与可操作性。同时完善*ST指标体系,加强对主营业务指标的重视

8、程度,弱化利润指标的重要性,降低*ST公司盈余管理的积极性,引导上市公司积极提升公司主业的经营能力。关键词:退市风险警示上市公司利润指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