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938726
大小:2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1
《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意象探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意象探讨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意象探讨 古代“烛”是一种用易燃材料制成的火把,《辞海》:“按古无今之蜡烛,唯乎火炬为烛,朱热日燋,执于手曰烛,大烛树地曰庭燎。”在春秋战国以前,人们对照明的物品一般称为“烛”,“烛”是中国最早的照明物品的名称。而蜡烛是一种用石蜡制成的,燃烧后可发亮的照明物体。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蜡烛就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可发光发亮,方便于人。那么,作为生活中的一个小物件,蜡烛在古诗中又是如何表情达意的呢? 鉴赏一首诗歌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想象,想象可以帮助我们还原诗歌创作的具体场
2、景,进而能让我们深切感受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比如,对于蜡烛,我们都知道它在燃烧过程中会淌下蜡油,淌下的蜡油形似眼泪,所以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烛泪。而古代诗人经常将烛泪与人的眼泪结合到一起,借烛泪言情。比如一个人因内心忧伤难免会有孤单寂寥之感,当他看见房中的蜡烛缓缓淌下烛泪时,不禁就会引动愁思,双眼泛湿,流下伤心的眼泪,此时,内心忧伤的情感便同眼前的蜡烛浑然一体了。至此,通过想象和描述,蜡烛这个物象形态已经构建完整。我国古代诗人在创作的时候,经常将自己的忧思赋予蜡烛这个意象,借助蜡烛来表达忧伤的情感。 意象的形成,隐含着诗
3、人无限的情感。诗中的意象也是诗人完成心理活动的一个缩影,是诗人情感的聚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关于蜡烛的描述有很多,其中有些诗里的蜡烛仅仅只是简单地描绘、营造一种场景,所以这里的蜡烛只是作为物象而非意象存在。而在有些诗中,蜡烛扮演着意象的角色,但是品读鉴赏的时候,意蕴却很单薄。随着诗歌的不断发展,蜡烛意象的内涵开始越来越丰富,而赋予蜡烛意象更多内涵的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关于李商隐,我们了解最多的就是他的“无题”诗系列。他有这样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创作该诗时,李商隐正与一女子相恋,但是两人的感情
4、不能被外人知道,然而作者内心炽热的火焰又无法熄灭,所以他只能以诗寄情,表达自己内心的相思之苦。诗中的蜡烛意象充分地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就算蜡烛燃尽,也无法燃尽诗人对钦慕对象的思念。诗人李商隐将所有的感情都寄托于蜡烛,“蜡炬成灰泪始干”,正如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油一样,诗人的心也在流泪。笔者认为,李商隐在作这首诗的时候,可能恰逢房中的蜡烛颤抖着微光,他望着若隐若现的烛光,依稀看见那女子的一颦一笑,诗人的主观情感由此与客观事物完美融合,使诗歌具有超强的感染力。正如袁行霈在《中国文学史》中所说:“李商隐在向心灵世界深入方面把诗歌
5、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烛光在诗人们的笔下时而温暖,时而凄凉,但更多时候突出的是明亮烛火下烛影的黯淡,所以,带有蜡烛意象的诗,作者往往借蜡烛抒发忧伤落寞的情感,而这类诗总体的感情基调是以忧伤为主。 意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范畴,因为它是塑造意境的前提,是聚成意境的细胞。而诗歌的鉴赏者就是凭借对意象的剖析来还原当时场景,进而在内心形成分析诗歌的意境,这样才能身临其境,体味到诗人创作这首诗时的心情,同时这一鉴赏过程的完成,也能给鉴赏者带来丰富的审美体验。正如李商隐笔下的蜡烛,以我们鉴赏者的角度,如果不结合创作背景深度
6、剖析它的形态,就不可能对该诗有更深入的情感体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想象蜡烛燃烧蜡油耗尽的样子,我们能感悟到诗人无比忧伤的情思。蜡烛表达了李商隐那时的心声,蜡烛成灰的一刻,眼泪流尽,而即使眼泪流尽也无法终止他对那女子的思念之情。时光易逝,岁月如梭,人生中有太多无可奈何的悲剧,太多的伤痛与挫折。然而就在这无休止的伤痛中,红透的烛泪在伤痛中划过,划破忧愁,划破孤寂,正是这一道痕迹,充分印证了诗人内心的痛楚与现实的命运做着激烈斗争的事实。所以李商隐用蜡烛入诗不单是对孤寂、忧思的表达,更是一种人生追求,是对爱的执著,对
7、理想的坚定。至此,蜡烛将我们带入到更高层次的审美境界,帮助我们提高了自身的审美情感。“经典意象是反复出现在诗人笔下代表一个文学特定的情感与审美意蕴的艺术形式,正像……灯烛也是时时闪烁于古典诗词里反映着中国诗人独特情感活动和审美内容的经典意象符号。”蜡烛成为古代诗歌作品中的典型意象,盛行于唐代,而今,蜡烛的丰富意蕴仍然在延续甚至有了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赋予蜡烛新的内涵———“奉献者的代表”,这也是人们根据蜡烛的形象特点,通过联想,将蜡烛人格化的表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用蜡烛比拟人格,形象生动地歌颂了无私奉献的精神,这难道
8、不是蜡烛给予人类的更深层次的内涵么? 作者:李蒙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1]舒新成,沈颐.辞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