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范类高校公共选修课的思考

关于师范类高校公共选修课的思考

ID:17927125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10

关于师范类高校公共选修课的思考_第1页
关于师范类高校公共选修课的思考_第2页
关于师范类高校公共选修课的思考_第3页
关于师范类高校公共选修课的思考_第4页
关于师范类高校公共选修课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师范类高校公共选修课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师范类高校公共选修课的思考  作者简介:徐锦凤(1991-),女,江苏连云港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0级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卢毅(1991-),男,辽宁沈阳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0级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谢海江(1992-),男,江西抚州人,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物理学专业2010级本科生,物理教育方向。  郑姗姗(1992-),女,河北邯郸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0级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2、任伟(1991-),男,陕西宝鸡人,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0级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摘要:公共选修课为社会培养专业面广、综合素质高、具备文理工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指出师范类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为师范类高校的发展,教师队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师范高校;问题;对策  一、公共选修课概述  “选课制始于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是倡导“学习自由”、强调个性和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1872年,艾略特任美国哈

3、佛大学校长后,在其“智力上适者生存”的理论支持下,选课制从哈佛大学开始并相继在美国广泛流传,也逐渐传播到其他国家。”[1]我国大学选修课的开设也是历史悠久,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成立时就有选修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识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全国一大批著名高校的大力倡导下,公共选修课应运而生。  公共选修课主要指在高等学校中学习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修习非本专业必修的的课程。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主要是为社会培养专业面广、综合素质高、具备文理工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它承担着使高等教育向

4、宽口径、厚基础、综合化、素质化方向发展的重任。教育部2007年2号文《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各高校要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为学生提供跨专业、跨学校选修课课程的平台等,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公共选修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近几年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分制的日趋完善公共选修课,引起了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近些年研究研究高校的公共选修课的文章不少,大体从高校公共选修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设

5、置以及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成果颇丰。但是,这些文章都没有结合师范类类院校进行分析。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2]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所以,承担着培养教师职责的师范类高校的发展对国家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本文是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指出师范类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为师范类高校的发展,教师队伍的培养提供一

6、定的帮助。  二、公共选修课的问题及现状  在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公共选修课占有不小的比例,是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情况去不容乐观,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公共选修课质量的提高,也使其作用不能够很好的发挥,甚至背离了公共选修课设置的初衷。  (一)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1.课程开设过于随意  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一般是由达到一定要求的教师自主申报,经过一定的考核而开设。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开设的课程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随意性很大。由于某个教师擅长某个领域,就可能开设一门课程,没

7、有科学性,更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另外,开设公共选修课的资格考核也不是很严格。有的教师甚至将某专业的必修课改头换面,成为了选修课。这导致专业性太强,学生听不懂,影响教学的效果。  2.课程整体设置不够合理  以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秋季选课为例,公共选修课共开设了四大类,分别为:人文社科、美育健康、科学技术、教师教育。一共开设了120门课程。其中人文社科类占44.2%,科学技术占29.2%,美育健康占15.8%,教师教育占10.8%。四大类课程的比例相差悬殊。作为以师范教育为主要特色的高校,公共选修课中教师教育所占的比例

8、过低。并且,教师教育类所开设的课程理论性过强,如教育学、青少年心理学、中国教育史、考试统计与测量等,缺乏教育实践性的课程。在其他三类公共选修课中也同样存在理论性课程过多的问题,比如学生关心的论文书写、面试礼仪、自主创业等都没有提及。  3.课程开设的容量、课时不够合理  课程容量缺乏规划。有些课程受学生的欢迎,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导致选课的时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