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918323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09
《校长2018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致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校长2018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致辞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是2018学年第一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我谨代表学校向大家致以新学年的问候,衷心希望七宝中学的每一位师生,在2018学年身心健康,工作顺利,学习进步!上个学期,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又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2018届高考,学校再创辉煌:452位同学参加高考,本科率100%,综评上线率97.35%,267位学生被国内双一流大学录取,其中清华、北大、复旦、交大共计录取了148位学生;xx内高班高考成绩取得突破,总成绩保持全市第一,有1名同学考入北京大学。教学成果《普通高中“研究型”育人
2、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2018年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二等奖。在上海市2018年第3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共有161个课题获奖,其中一等奖50项,实现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总数的全市五连冠。最近在重庆刚刚结束的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又传来捷报,我校何洋同学的“荧光量子点制备及其用于调制白光LED的研究”获得一等奖并获得“高士奇科普奖”专项奖;黄梓悦同学的“‘从水葫芦到电池材料’—灾害性植物制碳化材料应用探索”获得二等奖。此外,我校在2018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2018年上海市高三数学竞赛、高二数学竞赛(TI杯)、上海市第
3、24届高一物理竞赛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校师生拼搏的汗水和创新的智慧,我在此向各位老师和同学表达衷心的敬意和谢意!创新已成为我国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培养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始终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作为一种理性、分析性、反思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批判性思维所具有的精神气质和核心技能渗透于创新活动的整个过程,离开了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力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在世界各国高中阶段培养目标中,最为一致,也最重要的一条是培养学生
4、独立人格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它已经成为未来创新型人才所必备的品质和关键能力,也是21世纪个人发展的核心素养。高中时期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黄金期和关键期,注重批判性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也有利于涵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气质,提升创新能力。因此,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培养批判性思维,涵养创新精神气质”。关于批判性思维,国内外不同专家学者对批判性思维的认识与理解都有所不同,结合文献所查询的资料,我们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敢于质疑的创造性思维,是在主动思维中对已知或结论等积极辨析判断,并能有根据地做出肯定接受或否定质疑的断定,在评判中形成主观
5、结论的较为全面的思维。这一理解让我们从两个维度来综合考察和理解批判性思维,这两个维度分别是指能力维度和精神维度。批判性思维是认知领域的一种技能和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一般都是从质疑出发,搜集有力证据,运用逻辑思维规则来进行辩护或进行批驳的过程,也就是证实或证伪的过程。当然,批判性思维并不等同于标新立异,不是简单地质疑、批判乃至否定他人的观点、结论或理由,它的真正含义在于独立思考,帮助我们疏通思维渠道,拓展思维空间,提供思维方法及其检验标准、方法,从而提高我们的思维效率。此外,批判性思维还涉及到与认知相关的价值领域,如合理地质疑他人的观点,宽容、容忍他人与
6、自己观点不一致的看法,也要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质疑,反思自己的看法,从这个层面上讲,批判性思维也指的是一种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就是主动、质疑、反省、宽容、诚实、理性等这些可贵的人类精神品质。这些精神品质对创新产生驱动力的作用,是创新的源动力和精神支撑。当前,我们学校正在努力创建研究型高中,培养一大批有强烈责任心与使命感的、具有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未来创新型人才是我们的育人追求,培养同学们的批判性思维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以及理性、质疑的精神品质,将是我们在今后育人过程中努力的目标指向。如何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品质,在此我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的认识与建议
7、。不迷信盲从权威,学会质疑质疑不仅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础。孔子的“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朱熹的“学贵有疑”都强调了质疑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时要养成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在课堂学习中,要敢于主动提出问题,不盲从教师和课本,敢于向教师表述不同的观点、想法或见解。在阅读时,不是去死记硬背知识,而是要进行合理质疑,不迷信专家和权威,不轻易承认、附和、接受某种新观点、思路和方法,学会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发现别人不容易发现的东西,要多问“是什么和为什么”,要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因果联系。当然,质疑不是无根据的怀疑,它
8、应该以事实定理为依据,以科学论证为过程,它的目的是求得对问题全面正确的把握,学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