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第九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无机化学第九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ID:17910286

大小:226.49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9-09

无机化学第九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_第1页
无机化学第九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_第2页
无机化学第九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_第3页
无机化学第九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_第4页
无机化学第九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机化学第九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本章摘要§1.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测不准原理 微观粒子运动的统计性规律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薛定谔方程 用四个量子数描述电子的运动状态 几率和几率密度 径向分布和角度分布3.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 多电子原子的能级 核外电子排布原则 元素周期表 科顿(F.A.Cotton)轨道能级图 斯蕾特(Slater)规则4.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原子半径 电离能 电子亲合能E 电负性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过程:  100年前的今天,正是人类揭开原子结构的秘密的非常时期。我们共同来回顾19世纪

2、末到20世纪初,科学发展史上的一系列重大的事件。    1879年英国人Crookes发现阴极射线    1896年法国人Becquerel发现铀的放射性    1897年英国人thomson测电子的荷质比发现电子    1898年波兰人MarieCurie发现钋和镭的放射性    1899年英国人Rutherford发现,,射线    1900年德国人Planck提出量子论    1905年瑞士人Einstein提出光子论解释光电效应    1909年美国人Millikan用油滴实验测电子的电量    1911年英国人Rutherfo

3、rd进行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    1913年丹麦人Bohr提出Bohr理论解释氢原子光谱§1.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    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牛顿力学)来描述,因为微观粒子的运动具有它本身的特殊性.要研究微观粒子,首先要了解其运动的特殊性. 一.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人们当年研究光时,只考虑到光的波动性,到了麦克斯韦,波动性已经发展到顶峰.而Planck提出的光电效应,指出光具有粒子性,也为人们所忽略.通过光的干涉,衍射及其光电效应实验,证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根据:(1)Einstein的质能联系公式E=m

4、 (2)Planck量子论 (3)Einstein光子的能量公式E=h  得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其中:P:动量,m:光子质量(粒子性),:光的频率,:光的波长(波动性)c:光速,h=6.626J.s(Planck常数)  1924年,法国年轻的物理学家LouisdeBroglie(德布罗意),当年32岁,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规律,大胆提出人们在研究微观粒子时,忽略了粒子的波动性,指出微粒象光一样,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并提出德布罗意关系式:    等式左边:m,p是与质量,动量相关,说明具备粒子性等式右边:与相关,说明具备波动性.(v为粒

5、子的运动速度)  电子衍射实验:1927年,两位美国科学家进行了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德布罗意关系式的正确性。 二测不准原理    牛顿力学中的经典描述:已知有一质点,质量为m,则有:F=ma(a为加速度)根据速度方程:所以,可以准确测定质点的速度(动量)和位置.对于宏观物体而言,这一结论无疑是绝对正确的.而对于微观粒子是怎样的呢?对于微观粒子,由于其具有特殊的运动性质(波粒二象性),不能同时准确测定其位置和动量。1927年,海森堡(Heisthberg)提出测不准原理.如果位置测不准量为x,动量测不准量为p,则其数学表达式为:     

6、             如何理解测不准原理呢?通过以下对比例题可以看的很清楚.例1原子半径为m,所以核外电子最大测不准量为x=10m,求速度测不准量v.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9.11xKg.  误差如此之大,容忍不了!!!对于宏观物体如何?例2 子弹质量为m=0.01Kg,x=m,v为多少?解:按上公式求出:  几乎没有误差,所以对宏观物质,测不准原理无意义.  既然对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测不准,有无方法描述其运动状态呢?答案是肯定的.某电子的位置虽然测不准,但可以知道它在某空间附近出现的机会的多少,即几率的大小可以确定.因而可以用统计的

7、方法和观点,考察其运动行为.这里包括两点:能量:量子化运动:统计性 三微观粒子运动的统计性规律  若通过电子枪一粒粒发射电子,通过狭缝打到感光屏幕上,时间较短时,电子数目少,每个电子的分布无规律;而当时间较长时,电子的数目足够多时,出现衍射环.  衍射环的出现,表明了电子运动的波动性,所以波动性是粒子性的统计结果.实验中明暗交替的衍射环中,亮的地方,电子出现的机会大,暗的地方电子出现机会小.即这种电子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以上介绍的微观粒子的三个特征(波粒二象性,测不准原理,运动规律的统计性)说明,研究微观粒子,不能用经典的牛顿力学理论

8、。而找出微观粒子的空间分布规律,必须借助数学方法,建立一个数学模式,找出一个函数,用这这一函数来研究微观粒子。§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波函数是核外电子出现区域的函数。  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