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苗病害PPT课件

7种苗病害PPT课件

ID:17881531

大小:7.60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8-09-08

7种苗病害PPT课件_第1页
7种苗病害PPT课件_第2页
7种苗病害PPT课件_第3页
7种苗病害PPT课件_第4页
7种苗病害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7种苗病害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各论第七章种实和苗木病害内容:种苗病害的特点、防治重点:苗木立枯1第一节概述1、种子病害:主要是霉烂问题,种子霉烂多发生于贮藏期、催芽期和播种至出芽期间。在防治上主要着重于贮藏库中温度湿度的控制、种子消毒和保持种子适当的生命活动。2、苗木病害:目前发生最普遍且危害最大的病害是针叶树的苗木猝倒病。防治的根本途径在于正确执行育苗技术措施。2一、发病特点爆发性流行,病程短(潜育期短,繁殖期短。)原因:圃地树种单一,集中连片;同龄密植,出土期基本一致,造成圃地小气候,湿度大;面积大而集中;苗木组织幼嫩,抗逆力弱。3二、防治1、良种育苗2、正确执行育苗技术措施圃地选择;及时催芽

2、、播种、锄草;合理施肥、灌溉、轮作;及时遮阴和去除;圃地卫生。3、化防:适时适量。4第二节种实霉烂一、分布及危害:世界性病害二、症状:具霉味种皮:生长各种颜色的霉层或丝状物,少数为白色或黄色的蜡油状菌落;内部:变成糊状,呈褐色湿腐、有的保持原形,只有胚乳部分有红褐色至黑褐色斑纹,也有形状和颜色不变的。5青霉菌类:三、病原:青霉菌类、曲霉菌类、交链孢菌、匍枝根霉、镰刀菌类、细菌霉层中心部呈蓝绿色或灰绿色,边缘是白色菌丝。分生孢子梗直立,顶端一至多次分支,形成扫帚状,分支顶端产生瓶状小梗,小梗顶端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6曲霉菌类:菌丝层稀疏,上生大头针状褐色或黑褐色子实体。

3、分生孢子梗直立,顶端膨大成圆形或椭圆形,上面着生1-2层放射状分布的瓶状小梗,分生孢子聚集在分生孢子梗顶端呈头状。7交链孢菌:霉层毛绒状,褐色中显绿色,边缘白色。分生孢子梗深色,顶端单生或串生淡褐色至深褐色、砖隔状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从产孢孔内长出,倒棍棒形、椭圆形或卵圆形,顶端有喙状细胞。8匍枝根霉:种皮上生有细长白色菌丝、老熟后菌丝上生出黑色孢子囊。菌丝分化出匍匐枝和假根;孢囊梗单生或丛生、与假根对称,顶端着生球状孢子囊、孢子囊内有许多孢囊孢子。9镰刀菌:种皮上先生出白色霉层,中心部逐渐变为红色或蓝色。菌丝无色分隔,具有大、小两种孢子。大型分生孢子多细胞,镰刀型;小

4、型分生孢子单细胞,椭圆形至卵圆形。10四、发展规律:1、种实霉烂的病菌基本上都是腐生性的,自然界存在范围广,种子和这类病接触的机会很多;2、成熟的种实在某种条件下,会为病菌的侵染创造有利条件,造成病害的迅速蔓延;3、在贮藏库里,湿度的适宜与否才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子;4、无明显病程,爆发性;5、与种子含水量密切相关,一般控制在40%,大粒种子沙藏。11五、防治措施:1、及时采收,采收时要避免损伤;2、贮藏时种子要干燥,并剔除坏种、病种和虫种等;3、保持库内卫生,进行消毒处理,温度保持在0-4℃为宜,保持通风;4、沙藏种子催芽时,要注意消毒。12第三节苗木病害一、幼苗猝倒

5、和立枯病1、分布及危害2、症状a、种芽腐烂型:b、茎叶腐烂型:(首腐或顶腐)出土期c、幼苗猝倒型:扎根期d、苗木立枯型:13143、病原a、非侵染性:b、侵染性:腐霉菌、丝核菌、镰刀菌(土壤中的习居菌,以厚垣孢子、菌核和卵孢子越冬)154、发病规律土壤带菌是最重要的侵染来源,病原菌可借雨水、灌溉水传播,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再侵染,病害的发展与以下情况有关:a、前作感病b、雨天操作c、圃地粗糙d、肥料未腐熟e、播种不及时165、防治方法:以栽培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培育壮苗。提高抗病性a、选好圃地b、“消毒”土壤c、合理施肥d、细致整地e、及时播种f、药剂防治 五氯硝基苯17

6、二、杨冠瘿病(根癌病)一)、分布及危害:以杨柳科、蔷薇科受害最重。二)、症状:1、主要发生于根颈部,以及主根、侧根、主干、枝条上。2、受害处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瘤。当瘤环树干一周时,表皮龟裂变褐色时,植株上部死亡。1819三)、病原:致瘤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杆状,1-4根周生短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发育适温:22℃Ti质粒(Tumorinducingplasmid)肿瘤诱导质粒T-DNA:携带编码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合成的酶的基因20四)、发病规律:1、越冬场所:根部土壤和癌瘤组织表面2、传播:灌溉水、雨水、嫁接工具、地下害虫等

7、,苗木调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3、侵入:从伤口侵入,潜育期几周至一年以上。4、土壤湿度大、微碱性、疏松的土壤有助于病害的发生。5、芽接比切接发病轻,根部伤口多少与发病率成正比。6、毛白杨比加杨、钻天杨发病重,沙兰杨、大关杨很少发病。21五)、防治方法:1、严格苗木检疫。2、选用为感染根癌病的地区建立苗圃。3、嫁接时,选用健康的苗木,嫁接刀在高锰酸钾或75%酒精中消毒。4、林地中发现病苗,及时除去。5、防治苗木产生各种伤口。6、生物防治。放射形土壤杆菌K84。22三、根结线虫病一)、分布及危害:二)、症状:根部:主根、侧根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结,即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