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管理》PPT课件

《病害管理》PPT课件

ID:39012234

大小:340.82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6-23

《病害管理》PPT课件_第1页
《病害管理》PPT课件_第2页
《病害管理》PPT课件_第3页
《病害管理》PPT课件_第4页
《病害管理》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害管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植物病害管理一、植物病害系统管理二、病害管理策略三、经济阈值四、病害检测(一)病害管理原则1.坚持病害管理是农业生态系统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采用某项防治措施时,除了考虑该项措施对标的病害的直接作用外,还要考虑到它对农田生态系统其他组分的影响以及反馈到标的病害的间接作用。 另一方面,农田生态系统内任何一个元素发生的变化都会影响到病害的发生发展。所以要权衡其利弊得失,合理和适度地实施。一、植物病害系统管理2.强调健身栽培或安全栽培植物医学把植物健康、抗害、耐害、补偿能力的提高作为控制疾病和减轻损害的重

2、要手段。对于多种兼性寄生或兼性腐生的病原微生物而言,只有当寄主生长势减弱时,才有可能侵染致病,多数植物病原细菌也只有在植物出现伤口时才能乘虚而入。3.合理评价各种防治技术,协调利用多种方法3.1系统内尚没有某些病原物或寄主进行适生性调查研究,对危险性病原物实行严格的检疫措施,这也是最经典的“杜绝”和最重要的“回避”。3.2系统内已经存在的病害对于域内存在的或久已流行的病害,客观上已经构成了病害三角关系。主要要减少发病的机会和控制适合病害流行的条件。有几种情况:①病原物与寄主不接触或少接触a.铲除病原物;

3、b.回避、阻断或减少传播途径。②免疫或抵抗种植抗病品种。一方面通过遗传技术或分子生物学技术培育丰产抗病品种;另一方面也要合理保护和利用不同的抗病性和抗病基因资源。合理运用各种栽培管理技术,以保证作物的抗病性潜能得以充分表达是最有效、经济、简便的防病措施。③调节环境(包括化学保护)控制病害流行速率包括:a.使用保护性杀菌剂、生防菌(占领菌)保护寄主不被侵染;b.控制发病条件,包括:兴修水利、农业防治,改土施肥、科学灌溉、合理密植、整枝修剪等。④治疗和补救包括:a.使用化学治疗剂;b.种植耐病性植物;c.及

4、时补充病害消耗的水分、营养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d.补种、改种。4.明确和完善管理目标各项管理包括病害管理均需要吸收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还要研究和制定生态学治理目标和社会、经济、生态等三大效益评价方法。在“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思想的指导下,“持续农业”,或“持久农业”,“农田有害生物持续治理”和“持续植保”即成为发展方向。因此,病害管理首先要建立在准确预测病害动态和准确了解所致损失的基础之上。5.完善对病害的监、测、防技术体系与植保工作体系我国植保系统管理层次及体系

5、分以下几方面:依管理作用的性质分:战略管理、战术管理、技术管理。依面对的系统层次分:植保工作、综合防治、有害生物管理。依管理的行政级别分:国家植保行政管理、省级植保技术行政管理、县级植保管理、生产者综合防治系统管理。依管理的对象及范围分:同一田块单一病害,同一田块多种病害,一个农场、地区、县、省甚至国家。依管理技术分工来分:植物检疫、防治、预测预报、药械四大方面。依管理的支持和服务方式分:植保教育、植保科研、植保推广和服务三方面。依管理的内容分:病害田间防治管理、田间综合防治管理、病害防治规划和计划管理

6、。(二)防治对策1.K-对策者和r-对策者根据生态学中生态对策(ecologicalstrategy)理论,可将病害大致归属于K-对策者和r-对策者。这些重要差别影响着病害管理策略。K-对策如禾谷类黑穗病、棉花枯萎病等,其子代死亡率低,或适合生长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下,或本身对诸多环境条件的变化并不敏感。所以重要的是测定和控制接种体数量或初发病数量。否则病害可能稳步增长,最终造成严重危害。这也就是防治策略中的X0-对策。r-对策者正好相反。像马铃薯晚疫病、小麦锈病等多循环病害,在恶劣的环境下其个体数量会

7、降到很小,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又可以迅速发展成很大的种群。2.病害流行特点和各项防治措施X0-对策:垂直抗病品种,检疫,田园卫生,早期拔除病株,冬季修剪,土壤消毒,种子消毒,外科手术,铲除转主寄主和野生寄主,铲除性喷药,拮抗微生物,控制发病中心,轮作物,腐熟肥料。r-对策:水平抗病品种,合理灌溉、施肥和密植,改善环境条件,保护性、内吸性药剂,多系品种,间套作,消灭介体生物,诱发抗病性,垂抗品种合理布局与轮换,设施温度湿度控制,生防菌(占领,重寄生)。t-对策:早熟避病品种,调节播种期,播种深度,控制肥水,

8、促进早熟,化学控制生长发育。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归纳出以下原则:(1)通过降低初接种体的数量或效能(特别是前者),可以极为有效地抑制单循环病害。(2)通过显著降低初接种体数量和(或)限制可能出现的病害增长速率,可以有效地控制多循环病害。(3)对于一个具体的多循环病害而言,其管理策略中降低初接种体数量或限制流行速率轻重程度要从该种病害更靠近K-对策还是r-对策考虑。相对而言,病害的流行速率越高,越要注意对它的控制,反之则要注意压低病原基数。(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