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年年满树花——忆陈乐民老师

岁岁年年满树花——忆陈乐民老师

ID:17877998

大小:5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07

岁岁年年满树花——忆陈乐民老师_第1页
岁岁年年满树花——忆陈乐民老师_第2页
岁岁年年满树花——忆陈乐民老师_第3页
岁岁年年满树花——忆陈乐民老师_第4页
岁岁年年满树花——忆陈乐民老师_第5页
资源描述:

《岁岁年年满树花——忆陈乐民老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岁岁年年满树花——忆陈乐民老师作者:赵梅来源:摘自《一脉文心——书画中的陈乐民》(三联书店2010年版)时间:2010-04-2908:30………………………………………………………………………………………………………陈乐民老师不以书画名,但作画、习墨、赋诗却是他一生的爱好。以前在陈老师家的客厅,曾零星见到过他的几幅书法、画扇。这么集中地欣赏他的上百幅书画作品,还是第一次。画如其人,诗如其人,字如其人。望着画卷上那远山下依稀的小桥、流水、古道,读着他用毛笔小楷写下的赠何方老人的诗句“山上一老松,人间一仙翁;手挥董狐笔,

2、笔底八面风”,仿佛看见陈老师从画卷中缓缓走来:一件蓝色中式上衣、一副近视镜、一双黑布鞋、一根拐杖,还是那么智慧而博学,儒雅而朴素,宽厚而谦和。和蔼可亲的目光,如慈父一般。一陈乐民、资中筠夫妇是我非常尊敬的老师。我们同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我在美国研究所,负责《美国研究》季刊的编辑工作。我于1991年到美国所工作时,资老师是美国所所长、《美国研究》杂志主编,陈老师是欧洲研究所的所长、欧洲学会会长。资老师虽是我的顶头上司,我自己又是晚辈,但我们非常谈得来。因为和资老师的关系,我和陈老师的接触也多了起来。熟悉了,也就更加尊敬

3、他了。陈乐民老师是我国著名的欧洲问题专家,早年长期从事“民间外交”,1980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国际政治和中西历史文化研究。陈老师自幼习书法,童年入贾家花园普励小学习水彩画,十岁左右师从世交王仁山先生学中国画。文革期间无力顾及笔墨丹青,文革后他重拾画笔,于空闲时练书法,画国画。1992年到1995年,是他书画创作的高峰。此后,因肾衰透析,右臂不能正常持物,书画虽仍清秀隽永,但力道已不如从前。清静恬淡,是陈老师的诗、书、画作品的一大特色。陈老师的绘画作品多以中国山水画为主。我爱他的“临摹王石谷洞庭秋色图”长卷:青山

4、翠柳,幽幽古道,小桥、流水、人家。我也爱他的“写朱熹诗意”:9“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还爱“书并画王仲宣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我最爱他的“春日垂钓”扇面: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陈老师的画中世界,永远是那么清、那么淡、那么悠远。陈老师喜好书法,所书作品有些是自作,有些则是录前人诗文,以抒

5、己之情怀。我最爱“书陆游《书巢记》”一篇,他写道:“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放翁如此,吾人当自警。”他以陆游自勉,勤奋治学,活到老,读书到老。后来,他把自己写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约29万字的读书笔记,结集成册,以《书巢漫笔》为题出版。每每看到他那气韵清雅又不失骨力的毛笔小楷,特别是“书孙髯公昆明大观园长联”、“书贾谊《治安策》”扇面和“书杜甫《秋兴八首》赠律元荣休”等书法作品,用惯了电脑的我忍不住感叹:人怎么可能用毛笔写这么小的字?这需要何等的心境和耐力!陈老师的书画非常本色,丝毫没有雕琢之痕迹。他写

6、诗、作画、习书法,完全是兴之所致。他的书画作品,朴实无华,浑然天成。也许是因为从未想过发表,他的颜料、画纸都很廉价,有些是从旧货摊上便宜购得,有时则用外孙女丫丫涂鸦剩下的废颜料。资老师说,在他走后,整理遗物时,发现家里随处可见他写的字、画的画。几张不起眼的废纸片上,就有他写的诗句、画的山水。我特别喜欢他画的扇子,但不明白为什么有些扇面印有“民航”字样。记得有一次我问他:“您这些扇面是为民航画的吗?”他告诉我,这些扇子是坐飞机时民航给乘客的赠品,他就拿来作画,不值钱的。资老师和陈老师都曾和我谈起过陈老师的母亲——一位生长

7、在旧社会的开明老太太。陈老师对书法、绘画的爱好,得益于她。陈老师曾回忆道,幼年时他喜欢拿起纸来乱画。母亲见此,便把每次买回茶叶的包装纸留给他涂抹,后来便带他去拜师邻居,学习山水画。看来,这“拿起纸来乱画”的嗜好,陪伴了陈老师一生。9陈老师说,他平生有两大兴趣,一是艺文方面,泛指文学艺术等;二是哲学。对中西艺术之异同,他有着独到的看法。在他看来,文艺复兴时期杰作的永恒价值,在于它昭示欧洲正在心情激越地向死气沉沉的中古告别。中国的艺术最缺少的,恰恰正是这种体现时代变革的内在精神和形象特征,没有向昨天告别。二陈老师的画作不完

8、全是中国山水,也有旅欧风情。作于1993年的“旅欧风情”和1994年的“萨尔斯堡窗景”,是他在欧洲访问期间的写生。烟雨蒙蒙、古城堡、教堂和层叠的绿树,雨中的萨尔斯堡好似白雪公主般的童话世界。画的是欧洲的景,笔法却是中国式的。他的画,像他对自己一生的描述一样,“两种异质文化都沾上一点边儿”,在中西之间。陈老师写诗、作画、习书法,在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