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功利化分析论文

学校德育功利化分析论文

ID:17877006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07

学校德育功利化分析论文 _第1页
学校德育功利化分析论文 _第2页
学校德育功利化分析论文 _第3页
学校德育功利化分析论文 _第4页
学校德育功利化分析论文 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校德育功利化分析论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德育功利化分析论文学校德育功利化分析论文学校德育功利化分析论文学校德育功利化分析论文学校德育功利化分析论文  学校德育功利化倾向,是当今学校德育缺乏实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拟就这一新问题的表现、成因、和解决思路等方面进行探索。  一、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的表现及后果  1.学校德育的理性思索。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功能。其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才能,就在于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人的尊严,人格更高尚,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

2、”,《教育探究》1989年第4期。)只有人的价值提高了,才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聚焦我们当前的学校德育,其过程就是教育者把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形成这种品德的过程,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砺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现实的主流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功利化倾向不同于伦理学上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是一种伦理学说,它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认为“个人利益是人类行为的基础,要求公众利

3、益服从个利益。”而本文所说的功利化是指学校德育中存在的片面强调外在价值,而忽视本体价值,总要求德育出现即时的、显性的功效,忽视或轻视德育的长期效益。  2.学校德育功利化的表现。首先,在考虑德育新问题时,重政治而轻道德。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往往被涂上功利主义的色彩,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忽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驱使青少年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忽视了对青少年的国民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练习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其次,把现实生活中的品德新问题

4、政治化。学校德育习惯以政治的立场和尺度,来熟悉道德新问题,把一些本来属于道德教育和评价的新问题,当作政治新问题来解决。如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其政治立场相联系,把道德品质的好坏,当做政治上是否可靠的依据,使一些本来属于道德范围内的新问题政治化;或者干脆从工具主义立场出发,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当成政治上进身的手段,将学校德育窄化为政治教育,使德育无法获得相对独立的品格和地位,无法实现真正道德育人功能。行动上的偏差来自理论上的误解,把德育只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轻易忽略了“小德”;同样把德育只理解为道德

5、教育或道德品质教育,就会忽略了“大德”,使人迷失政治方向。因此,德育既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同义语”,更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在理论上,对德育的内涵缺乏完整的理解,在德育实践中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受到历史的惩罚。  3.学校德育功利化的后果。首先,它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德育。由于过分的政治化取向,使得在具体实施德育时,人们对政治新问题过分敏感,而对道德新问题却麻木不仁。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对于道德新问题的普遍失敏现象,对各种不道德行为熟视无睹,听之任之。由此,很难形成现代生活所必须的

6、国民基础道德。  其次,它阻碍了政治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政治是一种带有很强权威性的领域,人们无法对其掉以轻心。而当政治影响全面地向社会进行强制渗透时,处于对切身利益的关注和忧虑,人们就会十分敏感和谨慎地对待政治新问题。长此以往,人们对政治新问题普遍产生逆反心理,普遍缺乏政治热忱和参和意识,给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另外,学校德育追求的是一种社会意志。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就会把学生当做单纯的客体看待,而丧失了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维护,学生对规则和条例的遵守不一定是处于道德需要,而很可能是

7、迫于外界压力。因此也就缺乏道德行为的自律性,更谈不上行为主体的责任感,道德也就失去固有的意蕴。  二、学校德育功利化的原因分析  学校德育功利化倾向,在我国有其独特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根源。  1.传统伦理的政治化倾向使道德的伦理学意味丧失殆尽。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政治型”文化,政治事功和伦理事功两大核心内容并行不悖。儒家的修齐治平思想和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都是伦理思想和政治融为一体的具体体现。  “伦理政治化”不仅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获得了物质和精神、政治和伦理的有机结合,而且成为导致中国传统

8、社会稳定运作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这种倾向往往用某种既定的政治要求或目标来固定道德,将政治功能和道德的功能混为一谈,使道德的工具价值和目的的理性价值等同起来,使道德的实践规范功能成了唯一的功能。因此,失去了超越现实经验、批判和引导现实不断趋于完善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力量。  传统伦理以群体为本位,造成了个人意识的淡薄。传统伦理强调以家族血缘关系为主体的人伦关系,这种群体本位的思想熟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忽视个体的独立性,压抑个性的缺陷,导致了个体意识的丧失。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重社会轻个人、追求道德社会功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