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的应用ppt课件

经方的应用ppt课件

ID:17855351

大小:345.01 KB

页数:73页

时间:2018-09-07

经方的应用ppt课件_第1页
经方的应用ppt课件_第2页
经方的应用ppt课件_第3页
经方的应用ppt课件_第4页
经方的应用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方的应用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经方的应用一、芍药甘草汤古代的解痉止痛方,适用于各种肌肉的痉挛性疾病及以脚挛急、疼痛为特征的疾病。【经典配方】芍药、炙甘草各四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常用剂量】白芍或赤芍30克,炙甘草10克。【煎服法】以水1000毫升,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40分钟,取汤液300毫升,分2~3次温服。【经典方证】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

2、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29)【体质要求】患者易于腹痛,易于便秘,易于肌肉痉挛。其体型胖瘦皆有,但多肌肉坚紧,尤其是腹壁肌肉比较紧张。可以治疗全身上下内外一切之痛,有“中药吗啡”之称方证1、四肢骨骼肌表现为“抽筋感”的拘急、痉挛。2、内脏平滑肌紧张导致的陈发性、痉挛性疼痛。吉益东洞“腹皮挛急按之不弛”。腹直肌挛急,或腹壁虽弛缓,腹底肌肉却呈拘急之状。概要芍药甘草汤是治疗“脚挛急”的主方。古人称小腿为脚,“脚挛急”为小腿曲伸不利,即是今之腓肠肌痉挛。芍药甘草汤虽然是治疗脚挛急的有效

3、方,但临床运用却不能单纯地局限于腓肠肌的痉挛。对于“脚挛急”应当灵活地看待。在性质上抓住“挛急”的特点,在部位上以要突破“脚”的局限。1、以骨骼肌、韧带的痉挛、抽掣样疼痛为特征的疾病。①、小腿转筋:是一种肌肉自发的强直性收缩。发生在小腿和脚趾的肌肉痉挛最常见,发作时疼痛难忍,尤其是半夜抽筋时往往把人痛醒,有好长时间不能止痛,且影响睡眠。原因:寒冷刺激、剧烈运动、疲劳过度、出汗过多、缺钙。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桂枝10克、木瓜15克、薏苡仁30克。②、强中:阴茎异常勃起是指与性欲无关的阴茎持续勃起状态。阴茎持续勃起超

4、过6小时已属于异常勃起。生甘草150克、白芍90克,水煎凉服,一日三次。2、以内脏平滑肌绞痛、剧烈痉挛等为特征的疾病。①、急性胃痉挛:上腹部陈发性疼痛,夜间尤甚,呈抽掣样发作,喜按。②、哮喘、咳嗽等可理解为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芍药甘草汤能解除支气管痉挛、缓解气道的高反应性。③、神经性尿频与膀胱括约肌痉挛有关,表现为小便频数失禁。④、偏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表现为反复循环性发作性头痛、恶心、呕吐、怕光、头昏等症状。女性为多见。常于青春期前后发病。⑤、肛裂:大便干燥,便后肛门剧痛及有少量出血,白芍

5、40~60克,甘草12克,或加火麻仁24克。治疗以止痛(缓解痉挛)和润便并举。⑥、便秘:大便干结如羊粪,尤对年老体弱、气血不足者。帕夫林胶囊副作用是腹泻。动大便。大剂量白芍有通便的效果,俗称“小大黄”3、骨与关节疼痛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足跟痛、颈椎综合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增生症、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年高体钝行不慎,冬月扭腰经络损,痛剧必用芍甘缓,腰冷还需附子温,更加乳没止疼痛,活血温通一并斟。4、神经性疼痛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引起的肋间神经痛、糖尿病神经病变所致的疼痛与麻木、坐骨神经痛、牙痛坐骨神经痛:

6、白芍30g,炙甘草10g,木瓜15g,炒续断15g,川杜仲15g,延胡索15g,乳香10g,鸡血藤20g5、不自主性、异常兴奋性疾病①、不安腿综合征:下肢深部酸、麻痛灼热、虫爬样、瘙痒样等多种痛苦感觉的发作性疾病。休息时出现,白天工作,劳动或运动时不出现症状。常迫使患者的小腿不停的活动,才能使症状缓解。②、小儿睡中磨牙症:常在夜间入睡以后磨牙。加蝉蜕。③、呃逆:即打嗝,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膈肌痉挛引起④、颜面肌抽搐:称面肌痉挛,表现为一侧颜肌不自主的抽动。加止痉散(全蝎10克、蜈蚣1条)研未吞服。

7、6、血证清代《止园医话》治肺痨咯血验方:“白芍四钱至一两,藕节一两,三七一钱,生地黄四钱至六钱,水煎服,称方中主药是白芍,其止血之效力,乃至神妙不可思议,放胆用之,率皆一剂即有奇效。”药理研究发现:白芍能升高血小板,缩短凝血时间,白芍所含的芍药苷能收缩毛细血管,对口、鼻、子宫、肛门等多部位的出血皆有止血作用。二、大黄甘草汤古代的止吐方。【经典配方】大黄四两,甘草一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常用剂量】大黄12~24克,甘草3~6克。。【煎服法】上二味,用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

8、服。【经典方证】食已即吐。方证1、食已即吐、或口干、或口苦、或口渴、或口臭、或便干。2、舌红苔黄,脉滑数。概要上部病证(目赤肿痛、鼻衄、口疮、牙痛、呃逆、牙龈炎、头痛、眩晕),多伴面红目赤,舌红有刺,心烦口苦,腹胀便秘,脉实有力之里热证。实热壅滞胃肠,阳明腑气不通,势必胃气上逆而呕吐。因呕吐火热所成,火性急迫,故食已即吐,其势往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