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

如何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

ID:17832177

大小:141.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9-07

如何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_第1页
如何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_第2页
如何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_第3页
如何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_第4页
如何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刘新霞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哪些1.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2.男性3.吸烟4.总胆固醇≥5.72mmol/L(220mg/L)5.超重(BMI≥24kg/m2)或肥胖(BMI≥28kg/m2)6.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高血压危险因素有哪些一、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遗传因素二、可改变的危险因素1.超重、肥胖2.膳食高盐3.长期超量饮酒4.缺乏体力活动5.长期精神紧张我们所能做的筛选出具有高血压危险因素人群,然后对其进

2、行干预,帮助其排除高血压危险因素,防止高血压发生。另外对已经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的干预,降低血压水平,防止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高血压危险因素者的确定标准1、血压高值(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85-89mmHg);2、超重或肥胖(BMI≥24kg/m2或BMI≥28kg/m2,和/或腰围男≥85厘米,女≥80厘米);3、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4、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酒量≥100ml(2两)};5、男性≥55岁,更年期后的女性;6、长期膳食高盐。健康指导与干预方式及

3、内容通过社区宣传相关危险因素,健康促进策略,提高高危人群识别自身危险因素的能力;提高对高血压及危险因素的认知;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提高对定期监测血压重要性的认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高危个体进行教育,给予个体化的生活行为指导。非药物治疗的对象与时间对于高血压病人及高危人群,不论是否已接受药物治疗,均需进行非药物治疗,并持之以恒。非药物治疗目标⑴控制体重:BMI<24kg/m2;腰围<85cm;女性<80cm。⑵合理膳食:减少钠盐,每人每日食盐量逐步降至6g;控制总热量;减少膳食脂肪;多吃新鲜蔬

4、菜和水果;增加膳食钙摄入。⑶戒烟:限制饮酒,白酒<1两/日,葡萄酒<2两/日,啤酒<5两/日。⑷适量运动: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⑸心理平衡: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如何达到非药物治疗目标第一:个人通过信念和毅力的坚持而达到目标。第二:如果个人控制力较差,可以通过参加团体活动,通过协议的约束来限制督促其达到目标。血压测量的标准方法1、选择符合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或符合国际标准的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2、袖带的大小适合患者的上臂臂围,至少覆盖上臂臂围的2/3。3、被测量者测量前1小时应避

5、免进行剧烈运动、进食、喝含咖啡的饮料、吸烟、服用影响血压的药物;精神放松、排空膀胱;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4、被测量者应坐于有靠背的座椅上,裸露右上臂,上臂及血压计与心脏处同一水平。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加测站立位血压。5、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处。6、在放弃过程中仔细听取柯氏音,观察柯氏音第一音和消失音。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一音,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消失音。12岁以下儿童、妊娠妇女、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关闭

6、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变音作为舒张压读数。7、确定血压读数:所有读数均应以水银柱凸面的顶端为准;读数应取偶数(0、2、4、6、8)。电子血压计以显示数据为准。8、应间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和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以3次读数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自我测量血压自我测量血压简称自测血压,是指受测者在诊所外的其他环境所测血压。自测血压可获取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信息。在排除单纯性诊所高血压(白大衣性高血压)、增强患者诊治的主动参与性、改善患者治疗依

7、从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现已作为诊所测量血压的重要补充。但对于精神焦虑或根据血压读数常自行改变治疗方案的患者不建议自测血压。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一般而言,自测血压值低于诊所血压值。正常参考值为135/85mmHg。自测血压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弄清楚测血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高血压分级管理内容项目一级管理二级管理三级管理管理对象低危患者中危患者高危和很高危患者常规测量血压3个月一次2个月一次至少1个月一次血压监测的原则:诊所测量或患者自测血压均可;血压不稳定的增

8、加测压次数;鼓励患者自测血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