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儿童用品的包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儿童用品的包装设计包装是联系人类生活与生产物资不可缺少的手段。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包装伴随人类的进化而发展,然而,“包装设计”这一术语,却是进入21 世纪后才形成的新概念。传统意义上的包装,基于成本和生产的考虑,其主要功能只是包容和保护商品,不太注重包装的美学要求,没有充分发挥包装的功能。所以过去简单粗陋的包装严重影响了商品的内在品质。近年来,许多因素促使包装成为一项重要的营销工具。它必须吸引顾客注意,描述产品的功能特色,给顾客以信心,使产品在顾客心目中有一个很好的印象。因此,包装的促销功能越来越突出,它是无声的推销员,充当着广告的媒体。而且,消费者收入的提高,表示他们愿意为产品的便利、
2、美观、可靠以及包装精美所代表的名声多付一点钱。设计优良的包装可以很快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公司和品牌的形象。所以,一个企业的产品能否在市场上营销成功,其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产品的包装。如何设计适合产品特色、品质、形象的包装,就成为企业制定产品策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周期变短,新产品更新的速度也在加快,因而也就需要新的产品包装与包装设计的快速成型。据统计,中国目前儿童数量达到了3.6亿,近1285亿人民币的儿童用品的庞大市场,是投资者赢利的一块巨大的蛋糕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发展,儿童用品数量呈现激增趋势,相应的,儿童用品包装也不断花样翻新,吸引了儿童的好奇
3、目光,不仅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更是树立了儿童用品的市场品牌。 儿童产品的设计应以儿童为设计对象和设计尺度。既要满足儿童的生理需求,还要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同时,创造可以适应儿童的身体和情感关怀的产品,并在产品的各个细节上让儿童得到更多无微不至的关怀,从而将对儿童生理上的关怀转化为心理上的感动。儿童由于其特殊的生理、心理特征,在进行儿童产品包装设计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儿童用品的包装应注重色彩的运用。儿童认知事物的方式主要包括视、听、触、嗅、味觉等几种手段,其中视觉起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儿童感知事物的最直接的方式。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年龄为2—3岁的幼儿期儿童喜爱艳丽明快的
4、颜色,尤其是对比明显的颜色,有部分孩子对新鲜颜色的偏爱程度会持续整个儿童阶段。因此,为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做设计时,应更多地使用明度高与纯度高的色彩。实践证明,儿童在红、橙、黄、绿、蓝、紫、棕、黑、白、灰等10种颜色中,儿童更多地偏爱红、黄、绿色,较少偏爱黑、灰、棕色。儿童在1—5岁期间,对颜色爱好的差异并不显著,但6岁之后,还表现出性别差异。男性最喜爱黄、蓝两色,其次是红、绿两色;女性则最喜爱红、黄两色,其次是橙、白、蓝三色。充满童趣的女孩们钟情于浅色调,而男孩们认为深色或稳重色调较适合他们。据研究:65%的4岁儿童能感受到色彩的冷暖性。随年龄增长,5—6岁儿童色彩感受度己达到74%和77%,
5、但就整个学前阶段儿童而言,儿童普遍表现为喜欢暖色调。儿童从4岁开始就己具有相当明显的先天直觉美感,因而对色彩均衡和谐也有较好的感觉,其百分比为4、5、6岁儿童分别为beconsistentwithinthesamedisk.Alternateunifiedcorerequirementsplacedontheterminalstripterminals,onlineidentityandensurethecoppercoreisnotexposed.6.4.6enclosurewithinthesametothecablecoreprovidesbindingintoacircle,harn
6、esstiespacingisgenerally100mm;branchofficesshallbebindingonbothends,eachcore378%、61%、70%,从中不难看出4岁儿童比5、6岁儿童具有更强的审美感受。另外,儿童的审美趣味会伴随年龄增长表现为由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向协调、柔和方向转变。因而,为年龄大一些的儿童作设计时色彩对比应有所调整。如伊利儿童奶粉的包装。鉴于国内奶粉包装设计尚无人使用高质感玩具插图的情况,伊利选用了与儿童关联性较强的玩具插图当主视觉,让人一眼便知本产品与“儿童”、“成长”有关,视觉效果清楚又直接。伊利婴幼儿奶粉全系列的包装色彩采用粉色系,传达“
7、亲切”及“温馨”的视觉感受。本产品上市后火爆的程度只能用“供不应求”来形容。二、儿童用品的包装应注意图形表现。在消费者的视觉刺激中,图形的作用最为直接。图形的表现包括图案、绘画和摄影等类型,起着对产品进行比喻、联想、象征等说明作用,不同的图形表现形式能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感受。早在文字发明之前,图形就承担着信息传播的功能。后来逐渐形成文字和图形文化,它们都是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流的语言,只是文字文化易受到地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