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800474
大小:1.14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9-05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本卷共60小题,每题1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西周时期的“裂土封建”,是采取了宗族殖民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以王室子弟为主体的,由其垄断政治权力和社会资源的“家天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西周是中国“家天下”的开始B.周代分封制的对象全是王室子弟C.分封制与宗法制两者紧密结合D.周政权是垄断性的中央集权2.秦灭六国后,嬴政自称“赖宗庙之灵”,进而又采用“五德之运”的学
2、说,“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___德”。上述材料中的空格处应为A.水B.木C.金D.土3.许多史书记载,在中国古代,有些事皇帝不在朝会中提出,而“下其议”于一定范围的官员,如“九卿会议”、“王大臣会议”,然后再将意见上奏,谓之“谓议”。这种说法A.说明多数皇帝是比较开明的B.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C.目的在于限制丞相的权力D.反映皇权经常受到制约4.《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亭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皆秦制也。”材料中的“秦制”是指A.三公九卿制B.专制主义制度C.中央集权制D.皇帝制
3、度5.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6.鸦片战争对中国而言是正义的战争,但却是英国获胜。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这主要表明A.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新兴的资本主义B.综合国力的强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条件C.战争性质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D.战争的结果是与作战方针有直接的联系7.民国学者蒋廷黻指出:“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故鸦片战争的发生,非中、英两国所预料,更非两者所预谋。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
4、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下列观点与材料一致的是A.国人预料到禁烟会导致战争B.战争的原因是英国预谋已久C.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D.社会制度差异是战争的起因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
5、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lpositionandachieve8.学者李泽厚说:“遗憾的是,就在这期间,也就是在1908年,慈禧死掉了。如果早死十年就好了,戊戌变法可能成功;如果她晚死十年也好,就不会有辛亥革命了。”在李泽厚看来A.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B.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偶然的C.戊戌变动失败根源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D.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慈禧的死有直接关系9.洪秀全认为南京“地连三楚,势控两江,群山屏围,长江襟带,钟阜有龙蟠之像,石城有虎踞之形”,在他的坚持下,太平天国最终在此建立了政权。由此可见,定都南京
6、最重要的政治意义在于A.使太平天国运动有了稳固的根据地B.彻底推翻清政府统一全中国C.利用交通等优势发展经济振兴国家D.占据有利地形与清政府对峙10.近代某条约规定,“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附搭行客,装运货物:一、从湖北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二、从上海驶进吴淞口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这一规定A.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B.使列强获得在长江口岸的通航权C.使中国丧失了更多领土主权D.便于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地11.有人评价中国近代某场战争时说,“这场战争,实际上是两个从事现代历一代人之久的国家间的一场重大较量。”这场战争的
7、后果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化程度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2.1919年10月,孙中山在公开演讲中说:“试观这次学生运动,于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效果,可知结合者强也。”此语表明A.学生运动是救国的主要力量B.全民团结才能产生巨大力量C.工农结合是救国的唯一途径D.国共团结合作才能挽救国家13.1949年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任何外国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
8、在此指导思想下,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外交方针是A.“另起炉灶”B.“求同存异”C.“一边倒”D.“和平共处”14.1954年刘少奇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制定宪法是以事实为依据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