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2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ID:17770087

大小:14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05

12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_第1页
12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_第2页
12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_第3页
12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_第4页
12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12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2.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和特征。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从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培养学生归纳历史发展阶段的能力。2.使学生认识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使民族工业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培养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准确把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特征,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德育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

2、,使学生感受到张謇等兴办实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之一,民族资本主义作为中国社会崭新的进步的生产方式,在一战时期进一步发展,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无产阶级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工人阶级政党的建立,提供了阶级基础。4.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特点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这也使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只能由无产阶级掌握,这是

3、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教学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2.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教学方法1.图文结合法。使学生从感性、理性两个层次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2.问答法。3.讲述法。4.讨论法。适用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特征的内容。5.讲解法。●教具准备1.投影仪。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过甲午中日战争的内容。甲午战后,中国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

4、》里有关于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举办工厂的条款。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里“一体均沾”5.1-9,,services,andmakethecitymoreattractive,strengtheningpublictransportinvestment,establishedasthebackboneoftheurbanrailtransitmulti-level,multi-functionalpublictransportsystem,thusprotectingtheregiona

5、lpositionandachieve的原则也获得了这项权利。除此之外,西方国家还通过开银行贷款、开采矿山、修筑铁路等方式向中国输出资本。他们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使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了严重摧残。这时,一些爱国人士纷纷兴办实业,来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张謇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导入语例示二]同学们,请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它为什么这样引人注目?因为纱厂的创办人张謇,是5年前夺魁的状元

6、。那时,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人的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却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末业”。一个状元竟然“舍本逐末”,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怎能不引起轰动呢?更使人感到疑惑的是当时投资办厂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许多人都赔了血本,不敢再提办厂之事,张謇却反其道而行之,难道这个状元在办实业方面也比别人技高一筹吗?人们将信将疑。我们也来看一看当时的具体情况。一、状元实业家张謇[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状元实业家张謇”一目内容,从中找出有效信息。[学生看书]……[学生

7、回答]①张謇是清末状元,江苏南通人。②针对《马关条约》后外国资本的大量涌入,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威胁,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开始创办企业。③在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④一战以后,帝国主义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纱厂的产品被迫削价销售,收不抵支,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教师讲述]张謇字李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1853年生于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五岁入塾,十六岁中秀才。1874年外出谋生,1876年去浦口,在庆军统领吴

8、长庆幕中办理公文,1881年与袁世凯相识,并为袁世凯修改过文章。1885年张謇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人。中法战争后,张謇鉴于“国势日蹙”,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影响下,有了“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的思想。1894年4月,张謇再次赴京参加会试,考取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同年七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战败,边疆紧急,张曾上疏痛劾李鸿章奉行妥协政策。张謇目睹国事日非,京官疆吏不足为谋,虽科举成名,却不愿以此求官,而另走兴办实业和教育的新路。1895年4月,《马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