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医学毕业论文 银屑病的分子遗传学进展

医药学医学毕业论文 银屑病的分子遗传学进展

ID:1774698

大小:3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3

医药学医学毕业论文 银屑病的分子遗传学进展_第1页
医药学医学毕业论文 银屑病的分子遗传学进展_第2页
医药学医学毕业论文 银屑病的分子遗传学进展_第3页
医药学医学毕业论文 银屑病的分子遗传学进展_第4页
医药学医学毕业论文 银屑病的分子遗传学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药学医学毕业论文 银屑病的分子遗传学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医药学医学论文题目:银屑病的分子遗传学进展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摘要:近年来银屑病的遗传学,尤其是分子遗传学研究受到研究者们的瞩目,并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成果。对银屑病与组织相容性抗原的相关性,其它致病相关基因的研究及遗传模式等作一简述,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及意义进行展望。  一、银屑病与遗传学  银屑病是一种在某种程度上由自身免疫系统慢性调节障碍导致的炎症性皮肤过度增生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2%[1]。1963年,Lomholt对Faroer岛上的20000名居民做了调查,

2、发现91%的银屑病患者至少有一个亲属受累,首次清楚地显示银屑病是一种可遗传的疾病。自此以后很多研究小组对银屑病的遗传学作了大量的研究。1974年,有人对患银屑病的孪生子进行研究发现同卵双生中银屑病的同时发病率为73%,异卵双生者同时患病率为20%,且同时发病的孪生子都有着相识的临床过程,相似的皮损分布区及发病年龄等支持银屑病的发病中存在遗传因素[2]。  对于银屑病的遗传模式各研究小组结论不一,早在1972年,有研究认为其为多因素遗传模式;1994年一个研究小组对5197个银屑病家族作了调查只分析了与先证者一级亲属有关的资料且将注意力集中于遗传模式上,结果显示3

3、6%的先证者有一或两个双亲为银屑病。当父母无一受累,而有一子女受累时则其他同胞发病可能性接近25%,这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相符;致病基因频率的计算结果为25%。用这种模式可计算出不同的复发风险率:父母同时患病,子女的风险为75%;只一个亲代发病后代风险为15%;父母均非银屑病但有一个子女是则其他人患病风险为20%,这种计算结果与Lomholt的经验性资料是一致的,但与孟德尔常染色体隐性所计算出的结果并不一致[3]。尽管多种研究清楚地表明遗传素质是银屑病发展所必需,但也表明(尤其是孪生子的调查)获得性遗传易感因子本身并不足以使银屑病发病,环境因素作为一种激发因子在其

4、发病与复发中起一定作用。目前人们多倾向于认为它是一种多基因疾病[4]。因为从医学角度看,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家族倾向,但不表现出典型的孟德尔遗传;从遗传学角度而言,它是由多个基因与外源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如精神压力、皮肤外伤、细菌感染等;也可能是基因的外显不全或遗传异质性引起[5]。最近,人们将研究重点集中在寻找可能的遗传性决定因子上。  二、HLA与银屑病易感性的关系  对银屑病遗传特性及对其发病过程中异常免疫反应的认识促使人们去研究HLA与遗传的关系。现已确定了银屑病与HLA的相关性,认为至少有一个银屑病基因位于HLA之内或附近。Elder等在同源基因假设基础上寻

5、找银屑病遗传决定簇,假定在HLA中至少有一个基因存在。在300例银屑病患者中用10cM的基因组扫描,确定了HLA与银屑病有密切的联系[5]。它支持银屑病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假设。1996年Grahovac小组在寻常型银屑病中对HLA-C基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他发现在发病年龄小于40岁的患者中Cw6与银屑病尤其是银屑病家族史有关。早在1991年就有人在日本及犹太人发现HLA-C分子上的Ala-73在寻常型银屑病中是一个有意义的标志,Cw4、Cw6、Cw7在银屑病患者中的频率显著升高,多数情况下Ala-73与这几种HLA分子有关,但不清楚Ala-73的

6、作用[6]。Chew等人对Ala-73是HLA-Cw6与银屑病相关性的基础的假设作了进一步研究。Cw6*0602存在与63%的Ⅰ型银屑病中,对照组为24%,P<0.0003证明Cw6与银屑病易感性有关,但未发现与Ala-73相关的证据,他们认为结果的不同可能是人群差异造成的[7]。1997年Mallon研究小组采用特异序列扩增引物的基因分型技术对87例互不相关的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的HLA-C位点进行分析,不仅证实了HLA-Cw6*0602是Ⅰ型银屑病的易感基因而且找到了Ala-73在男性Ⅰ型银屑病患者中升高的证据。认为HLA-C上的Ala-73的频率显著升高说明它

7、也是银屑病的一个易感基因,但HLA-Cw6*0602起着主导作用,而且性别与免疫遗传学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能影响银屑病的易感性[8]。  Henseler等人将银屑病分为两型,Ⅰ型有家族史,发病年龄早(40岁前发病,皮损多广泛),与HLA-Cw6、B13、B57有相关性;Ⅱ型散发,发病晚(60岁左右,皮损局限),只与HLA-Cw2、B27有微弱的联系。Marcus等人在此基础上作了更深入的研究。对60例Ⅰ型30例Ⅱ型HLA单倍型银屑病患者的HLA-Ⅰ进行血清学分析,对HLA-Ⅱ进行基因型分析,用不同民族的供血者作对照。发现HLA-Ⅰ与Ⅰ型银屑病有关,高加索人中HL

8、A扩展单倍型(EH)“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