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735809
大小:15.5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5
《浅谈骨折并发脑型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骨折并发脑型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护理【论文关键词】骨折;脂肪栓塞综合征;护理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脑型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对18例患者进行密切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流量吸氧,做好伤肢的固定。结果:18例患者经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密切观察病情,能及早发现FES的发生,以利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并发症。 脑型脂肪栓塞综合征(fatembolismsyndrome,FES)是指长管状骨骨折或多发性损伤后脂肪细胞破坏,游离脂肪挤至静脉内形成栓子,以脑循环障碍、脑缺血、意识障碍、神经功能缺
2、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1],是创伤性骨折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科自XX年1月~XX年12月共收治骨折后继发脑血管脂肪栓塞患者18例,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11例,女7例。年龄23~72岁,平均(37.6±6.1)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2例,坠落伤6例。骨折部位:双侧股骨干骨折5例,单侧股骨干骨折4例,胫腓骨骨折2例,脊柱并骨盆骨折1例。入院后4例股骨干骨折行切开复位髓内针固定术,1例胫腓骨骨折行外固定架固定术,1例行骨牵引治疗。
3、1.2临床表现:患者均无颅脑外伤、昏迷史及休克。于伤后10h~3d内出现嗜睡、浅昏迷、四肢肌力增高。全组病例血压均正常,体温38.1~39.8℃,心率120~170次/分,心电图示:ST-T缺血改变,呼吸增快,25~40次/分,8例眼底、前胸、腋窝、双大腿内侧渐渐出现点状出血点,7例尿中查到脂肪滴,拍摄胸部X线片,2例发现典型的暴风雪影像。颅脑CT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血红蛋白降至60~90g/L,动脉血氧分压均低于60mmHg。 1.3治疗 1.3.1有效固定:保持患肢正确体位,减少不必要的搬动
4、,防止局部脂肪滴进入血流加重病情。 1.3.2纠正低氧血症:改善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出现低氧血症,即应以鼻导管或面罩供氧,维持PaO270~80mmHg以上。若供氧后PaO2持续2.6加强基础护理:协助患者日常生活护理,保持口腔、皮肤、会阴部的清洁,防止并发症。昏迷,躁动患者加设护栏,必要时使用保护具,防坠床。本组患者未因护理不当发生任何并发症及意外。 2.7心理护理:FES患者当意识尚清楚时因脑栓塞可产生濒死感和恐惧心理,当意识由昏迷转为清醒时又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
5、心理沟通,评估患者当前的情绪状态,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护理人员应争取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从而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以便早日康复。 3讨论 FES的临床诊断标准有:(1)主要标准为皮下出血点,呼吸系统症状、及肺部X线病变,无颅脑外伤的神经症状;(2)次要标准有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血红蛋白下降(120次/分,血小板下降,尿中查到脂肪滴。符合上述两项主要标准,或一项主要标准加4项次要或参考标准,诊断即可确立。脑型脂肪栓塞分为爆发型、完全型、不完全型3种类型,不完全型又分为纯脑型和混
6、合型[2]。爆发型发病急骤,诊断较困难,病死率高,本组中4例入院诊断为爆发型(受伤初期清醒,很快进入昏迷,四肢抽搐,脉搏131~160次/分)。完全型症状群较典型,诊断较容易。不完全型中的肺型和混合型.由于肺部症状如呼吸困难,咳血痰,肺部湿哕音,肺部拍片有斑片状阴影,低氧血症等,诊断较容易,而脑型脂肪栓塞表现为昏迷嗜睡,易误诊,延误治疗。 护理人员作为临床一线观察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于四肢骨折患者伤后或早期突发的非颅脑损伤引起的嗜睡昏迷,应高度怀疑脑型脂肪栓塞,同时观察患者有无头皮血肿,头皮裂伤
7、,中间清醒期、血压改变、长期禁食、补液不当等病史,排除颅内血肿或脑挫裂、创伤失血性休克、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所致的昏迷等疾病可能性,为医生早期确诊提供依据。 对危重期患者,要及时、准确、有效地执行医嘱,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生命体征的变化及用药后的反应,严格做好护理记录,严密观察呼吸情况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调整用氧浓度和方法。呼吸支持、纠正低氧血症是治疗FES最基本的措施[3]。通过脉搏血氧计或血气分析对血氧分压进行早期、连续性监测。出现低氧血症,以鼻导管或面罩供氧,使Pa02维持在70~80mmH
8、g以上。若供氧后PaO2持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