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71829
大小:3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1-13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纹状体血管的研究及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医药学临床医学论文题目:纹状体血管的研究及临床意义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关键词:纹状体血管 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极大的危害人类的健康。我国是脑血管病高发区,脑血管病在我国是第2位的死亡原因[1]。因此揭示脑血管病发生机制、控制危险因素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据统计资料,纹状体是脑血管意外最常发生部位,其中壳核出血占60%[2]。纹状体是重要的运动整合中枢,出血或梗塞后可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
2、。因此,了解纹状体的血液供应及代谢特点,有助于从形态学、脑微循环生理学及临床诊治方面对该领域进行探讨。为此本文对纹状体血管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1 纹状体的血液供应 1.1 纹状体动脉的来源 对于纹状体血供,一般认为主要来源是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后交通动脉和脉络膜后外动脉也恒定地分布到纹状体,但范围很小,可视作次要来源。 1.1.1 大脑前动脉的中央动脉 又叫前内侧丘纹动脉,它分为返动脉和短中央动脉两群。①返动脉,1872年Heubner首先描述这支动脉,故又叫Heub
3、ner氏返动脉或中央长动脉。该动脉多为1支。是供应纹状体主要而恒定的血管,它发出后口径急剧减少[3,4],不及大脑前动脉口径的15%[3],其行经方向与大脑前动脉相反。返动脉从前交通动脉外侧缘以锐角发出后,横过直回下面返回向外,至前穿质前内侧嗅裂内侧端分为2~3个小支,穿入脑实质后,外侧小支经豆状核前端的外侧面呈弧形上升,穿内囊前肢至尾状核外侧部;中间的小支较细小且不恒定,经尾状核头的外侧上行;内侧小支经尾状核头的前缘上行供应豆状核壳的前端、尾状核头。②短中央动脉,属前内侧丘纹动脉的一群,在大脑前动脉交通
4、前段中部或开始部向外侧发出,多为1~2支,而新生儿支数较多,多为3~6支,约占60%[5]。该动脉发出后稍向后外方行,于前穿质内侧部或中间部穿入脑实质,沿尾状核头内侧面弯向后上方,一支经前连合前面;另一支经其后面,达尾状核的前内侧面。 1.1.2 大脑中动脉的中央动脉 又叫豆纹动脉或前外侧中央动脉,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6,7]。①内侧支,在大脑中动脉起点1cm内、多呈直角发出,约2~3支[6],较短而细,从主干发出后,呈梳齿状平行排列穿入前穿质内侧份,经豆状核穿过内囊达尾状核。在新生儿此动脉多为4~6支
5、,占63.3%[5]。外侧支,从大脑中动脉起点1cm以外发出,约4~6支[6,7],较长而粗,发出时如为一支,也多分为3~5支穿入脑实质,整齐地沿着内侧嗅裂外侧端排列,呈扇形经豆状核浅层或表面弧形上行穿内囊达尾状核[8]。 1.1.3 颈内动脉的穿动脉及脉络膜前动脉 颈内动脉直接发支穿入脑实质的,主要是脉络膜前动脉。有时直接发出前穿动脉、纹状体内囊动脉。①脉络膜前动脉,1~4支,以3支最多,为一组较细小而恒定的血管,在后交通动脉起始远侧2mm处由颈内动脉直接发出[6,9]。该动脉在未穿入侧脑室下脚之前,
6、除发1~3个皮质支外,还发出2~3个穿支,1支穿视神经内侧至大脑脚,另两支即为纹状体内囊动脉。此动脉主要营养尾状核尾,行程长,管径较小,易发生栓塞[4]。②纹状体内囊动脉,97%由脉络膜前动脉发出[8],以2支居多,一支穿视束斜向后外达苍白球;另一支在视束外侧向后行于囊状间隙内,经内囊后肢及豆状核下缘沿视辐射向后行,发支至苍白球。 1.1.4 大脑后动脉的中央动脉 ①脉络膜后动脉,多为1支,占81%[8]。该动脉恒定地平大脑脚外侧面从大脑后动脉外侧段发出,向外行,进入海马裂至侧脑室下脚,形成脉络丛,由丛
7、发支至尾状核。②丘脑膝体动脉,主要发自大脑后动脉,以3~4支最多,占66%[8],其末梢支分布到豆状核[10]。 1.1.5 结节丘脑动脉 自后交通动脉的背侧以直角发出,在大脑脚与乳头体交界的前方,进入脑实质,穿行于丘脑前腹侧时以锐角发出第1级分支,向上向内至尾状核。 此外,额叶皮质和岛叶皮质的长动脉、前交通动脉的中央动脉作为补充来源也分别发支至纹状体[10]。 1.2 纹状体的动脉分布 1.2.1 尾状核的动脉 尾状核头的前部和外侧面主要是返动脉供应[4,10],内侧面由短中央动脉供应。但也有报
8、道尾状核头的上部及外侧面由大脑中动脉的分支分布[7,10]。尾状核体主要是豆纹动脉供应[7,11,12]。但由脉络膜前、后动脉、岛皮质长动脉供应的也见报道[10]。尾状核尾部由脉络膜前动脉、脉络膜后外动脉供给。 1.2.2 豆状核的动脉 壳核前部由返动脉、中部由豆纹动脉、后部由脉络膜前动脉分布。苍白球外侧段由豆纹动脉[7,11,12]、内侧段由脉络膜前动脉、最内侧段由后交通动脉直接分支分布[12]。而Alexander则认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