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71748
大小:3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3
《医药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端粒酶在肿瘤临床检测与治疗中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医药学临床医学论文题目:端粒酶在肿瘤临床检测与治疗中的意义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对端粒酶作为肿瘤治疗靶分子的可能性,尤其对测定端粒酶诊断肿瘤的潜在价值,都非常关心。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特在本期发表了这篇有关端粒酶的综述,读者可结合本期简报栏中一组国内研究端粒酶的报道,综观国内外的研究现况。必须指出,虽然端粒酶在肿瘤组织中检出率很高,但由于存在非特异性,要应用于肿瘤的临床诊断还有一段距离,仍需从定性和定量方面进行广泛扎实的观测研究,弄清假阳性的成
2、因,排除各种取标本方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进一步明确与临床的相关性。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在正常人体细胞中,可随着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端粒的复制不能由经典的DNA聚合酶催化进行,而是由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端粒酶完成。近年来研究表明,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细胞衰老和某些疾病,特别是肿瘤的发生、发展都具相关性。能否将酶活性作为肿瘤诊断的指标,以及将端粒酶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是当前较受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端粒及端粒酶 早在30年代,Muller和Meclintock等就已发现了端粒结构的存在。1978年,四膜虫的端粒结构首先被测定,它是由6个
3、核苷酸重复排列的(T2G4)n所组成,且在每条染色体重复次数不等。人的端粒约由15个kb反复串联的TTAGGG结构组成,随着细胞分裂,每代大约丢失50~200bp。端粒的双链DNA序列位于染色体3′端,并在3′端突出约12~16个G核苷酸,在整个真核生物中都是高度保守的。这些突出的G可通过Hoogsteen型氢键连接形成G-G二聚体,亦可通过C-G典型的Watson-Crick连接及G-G氢键形成C-G*G三联体及更为常见的G4-DNA四联体结构。端粒形成的特殊结构为染色体提供了保护性帽子,使DNA免遭核酸酶及连接酶的破坏,预防DNA损伤后断端染色体的
4、粘连,在染色体定位和复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端粒酶是一种能够催化延长端粒末端的核糖核蛋白(RNP),由RNA和相关蛋白组成。它能够以自身携带的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端粒DNA并添加于染色体末端,从而维持了端粒长度的稳定。四膜虫的RNA组分长为159个核苷酸,其中从第43到51位点为5′-CAACCCCAA-3′的模板,编码1.5个拷贝的端粒序列。人的端粒酶由Morin于1989年在人癌细胞中发现,其序列在1995年被克隆[1],其中的RNA组分由450个核苷酸组成,模板RNA为5′-CUAACCCUAAC-3′。目前,Parkinson等[2]已从皮
5、肤鳞状上皮癌细胞中提取出了酶RNA,并将其编码基因定位于3q26.3。 对端粒酶蛋白的研究,近年来报道较多。四膜虫的蛋白组成是最早被测定出来的,包括分子量为80000和95000两个亚基,另一种纤毛动物Euplotes则含123000和43000两个亚基。交联反应实验证明P95和P123都结合于DNA引物,四膜虫的P80主要与端粒酶RNA相结合,可能是酶具催化活性的结构域。在酵母中,Est1基因的活化可以保持端粒的长度。Steiner等[3]用编码酵母端粒酶RNA的基因TLC1产物与Est1特异性的免疫共沉淀,发现Est1沉淀物中有端粒酶活性,可以延
6、长端粒引物,且只需要三磷酸脱氧鸟苷(dGTP)和三磷酸脱氧腺苷(dTTP)的存在,提示Est1也有酶催化活性。Nakamura等[4]用纤毛虫P123序列降解引物作酵母的PCR扩增,构建出的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trt1+,可以编码出一个116000的蛋白,与P123,Est2p相比较,在7个逆转录酶结构域1,2,A,B,C,D,E中都有极为相似的序列。在EST(expressedsequencetag)数据库中可以找到一个与P123/Est2p/Trt1p相同源的人的基因编码产物hTRT,被认为可能是人的端粒酶催化亚单位。事实上,也已有文献证明哺乳动物有
7、与四膜虫P80同源的TP1存在[5]。 对于活化端粒酶,有很多维持端粒长度因素的假说。Harley等[6]认为正常人细胞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时即进入第一死亡期M1,一些细胞由于基因突变可能逃逸M1期,进入第二死亡期M2期。这时端粒酶仍为阴性,端粒仍进一步缩短,大部分细胞死亡。生存下来的细胞逃逸M2期,获得无限增殖能力,端粒酶呈阳性,成为永生化细胞。在这个过程中,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在人的纤维母细胞中,至少有3个转录调节因子c-fos,Id和E2F在老化的细胞中受抑制。其中E2F的受抑制很可能是P21和P16的过度表达,抑制了细胞周期蛋
8、白激酶(CDKs)的活性,从而导致了PRb蛋白磷酸化水平的降低[7]。Shay等[8]使用DN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