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交车让座奖励及奖励措施的思考

对公交车让座奖励及奖励措施的思考

ID:17672397

大小: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4

对公交车让座奖励及奖励措施的思考_第1页
对公交车让座奖励及奖励措施的思考_第2页
对公交车让座奖励及奖励措施的思考_第3页
对公交车让座奖励及奖励措施的思考_第4页
对公交车让座奖励及奖励措施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公交车让座奖励及奖励措施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公交车让座奖励及奖励措施的思考  【摘要】为了使人们养成在公交车上自觉让座的好习惯,有些地方已经实行了不尽相同的让座奖励措施。调查显示,大多数市民同意实行奖励,并进一步质疑涉及物质奖励的措施。让座问题是一种道德问题,物质奖励将道德货币化,背离了道德的厚重内涵,确有些站不住脚,不可以单独长期全面实行。相比之下,精神奖励更易深入人心。但凡事均有利弊,物质奖励是一种非常手段,必要时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起来,也能够整顿当下面貌。  【关键词】公交车让座;奖励;措施  众所周知,公交车是人们出行的一种十分重要且方便的交通工具。公交车上讲究文明

2、体现着个人高尚的素质,而公交车让座就体现着个人素质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并从细微之处促进社会和谐。可是近年来已有不少在公交车上因座位问题而引发的破坏和谐的事件,如一小伙因不让座而被扇耳光,又如二人抢座而破口大骂,它们不断地给人们以道德的反思。虽然不让座不一定代表道德水平低,因为不让座行为的实施有诸多因素,如身体不适、有残疾、当时的特殊情况引发的心理问题等,但是谁也无法排除道德缺失问题的存在。在此背景下对公交车让座实行奖励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搭建一座桥梁。  据调查,有部分人同意对让座实行奖励,另有一些人反对实行奖励,他

3、们认为让座是一种道德行为,而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在受教育过程中内化的价值观念,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所以让不让座全凭人们自觉,而实行奖励有些虚荣的成分,“虚荣若浮云,转眼消散”。不过既然有不道德的行为存在,我们就不能置之不理,实行奖励无可厚非。真正需要关心的是物质奖励还是精神奖励的问题。  2006年北京公交集团正在进行奥运文明服务3年规划。年底为彻底解决公交车甩站问题,开展“明星乘客”评选,乘客主动让座,公交公司将给予奖励。公交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乘客不

4、仅可以对公交司售人员的服务进行评价,对见义勇为、主动给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乘客让座的“明星乘客”,公交集团将给予一定的奖励。  2006年10月武汉公交推行奖励文明,让座50次赠30元公交卡。  2013年3月7日,某辆公交车上有人让座,驾驶员拿起送话器说了这段话:各位乘客,拥挤的车厢有乘客主动让座,他们这一做法既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支持了我的工作,在这里我为他点上一首歌表示感谢,随后一首《相亲相爱一家人》缓缓而来。这一幕被网友记录并发到微博上,表示“太善解人意了”。  我们可以看到,各地让座的奖励措施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

5、,即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其中,人们对精神奖励颇加赞扬,而对于物质奖励的现象争议不断。支持者看到的是此类做法的利,即它可激发人们的让座意识,反对者则看到了此类做法的弊端,即它不会对社会道德缺失问题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甚至会诱发或加强人们错误的思想倾向,诸如拜金主义、行为动机失调、酬报的劳动观、自私自利、责任感缺失、集体意识淡漠等,在他们看来,用物质奖励来抚慰道德实为社会的悲哀。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定义。物质奖励指对劳动者个人或集体给予物质方面的奖赏和鼓励,包括发奖金、奖品。对劳动者实行物质奖励,是为了从物质利益上调动劳

6、动者的积极性,使其从个人利益上去关心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自己的劳动成果。物质需要是人的基础需要,衣食、隹、行等条件的改善,对调动人的积极性有着重要意义,物质奖励能够强化按劳分配的观点,并起榜样作用,这是物质奖励的心理学意义。精神奖励指对生产和工作中作出成绩和贡献的劳动者个人或集体给予的荣誉性奖赏和鼓励。主要包括表扬,记功,记大功,通令嘉奖,颁发奖章奖状,在报刊、电台宣传先进事迹,授予先进生产(工作)者、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它是一种强化激励的手段。精神奖励的心理学意义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在物质需要获得满足时,精神需要则往往成为某些人的主导需要

7、,能激发人的荣誉感,还能激发人的进取心、责任感和事业心。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一个有形,一个无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物质奖励是精神鼓励的物化,精神鼓励是物质奖励的升华。无论是物质奖励还是精神奖励,其目的都是呼唤爱心,必须正确理解和运用好这两种激励方法,根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因时发挥它们的最佳效应、最大作用。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物质奖励总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所以它更为那些本来不愿意让座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追求“实惠”的人们所重视,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他们宁愿为了蝇头小利而牺牲享受,再加上人们贪婪的本性,很容易出现新的

8、矛盾,例如两人为了争着让座而在公交车上发生不快,这样的事情很有可能发生,而它又是由物质奖励背后隐藏的经济问题引起的。良好的道德行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属意识形态范畴,依靠经济杠杆来推动和提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