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ID:17642492

大小:64.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9-04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_第1页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_第2页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_第3页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_第4页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一、定义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二、适应症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三、操作方法1、用物准备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2.进针法2.1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2.2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

2、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2.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2.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3.进针角度和深度3.1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3.1.1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3.1.2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

3、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3.1.3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3.2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3.2.1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3.2.2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3.2.3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3.2.4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4.行针基本手法4.1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

4、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4.2捻转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量也就愈大。当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即为“得气”,说明针刺起到了作用。5.补泻手法5.1补法:进针慢而浅,提插轻,捻转幅度小,留针后不捻转,出针后多揉按针孔。多用于虚证。5.2泻法:进针快而深,提插重,捻转幅度大,留针时间长,并反复捻转,出针后不按针孔。多用于实证。5.3平补平泻法:进针深浅适中,刺激强度适宜,提插和捻转的幅度中等,进针和出针用力均匀。适用于一般患

5、者。四、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3.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6.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得气后调节针感,一般留针10~20分钟。7.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滯针等情况。如出现意外,紧急处理。8.起针: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针孔周围皮肤

6、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最后检查针数,以防遗漏。9.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10.清理用物,归还原处。五、临床应用针灸目前临床应用广泛,它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运用针灸的方法,根据临床具体病征施治的一种方法。下面介绍针灸治疗几种常见病的方法:1、针灸治疗牙痛:(一)概念:牙痛是指牙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而言,为口腔疾患中常见症状之一。见于西医的龋齿、牙髓炎、根尖周围炎、牙周脓肿和牙本质过敏等。(二)取穴:上牙痛:下关、合谷、内庭、牙痛穴下牙痛:颊车、合谷、三间、牙痛穴(三)定位:下关:在

7、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弓,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宜闭口取穴。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内庭:足背第2、3趾间的缝纹端颊车:在下颌角前上弓约1横指,按之凹陷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处。三间:微握拳,在食指桡侧第2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牙痛穴:(奇穴)掌面第3、4掌骨距掌横纹1寸处(四)操作:下关穴可深刺1.5-2.0寸,留针时不可做张口动作,以免折针。合谷穴直刺0.5-1.0寸,内庭穴直刺0.5-1.0寸,颊车穴直刺0.3-0.5寸或平刺0.5-1.0寸,三间穴直刺0.3-0.5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