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痛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46例.doc

消痛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46例.doc

ID:17636249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04

消痛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46例.doc_第1页
消痛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46例.doc_第2页
消痛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46例.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消痛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46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消痛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46例【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消痛汤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消痛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46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共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男44例,女2例,年龄28~72岁,平均42.7岁,病程1天~12年,平均2.5年;侵犯跖趾关节30例,踝关节11例,膝关节3例,其它关节2例;血尿酸值427~775μmol/L。对照组40例,男39例,女1例,年龄30~70岁,平均40.9岁,病程3天~14年,平均2.3年;侵犯跖趾关节28例,踝关节9例,膝关节2例,其它关节1例;

2、血尿酸值422~715μmol/L。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均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痛风病的诊断标准:①多以单个趾指关节,卒然红肿疼痛,逐渐痛剧如虎咬,昼轻夜甚,反复发作。可伴发热、头痛等症;②多见于中老年男子,可有痛风家族史。常因劳累、暴饮暴食、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③初期可单关节发病,以第一跖趾关节为多见,继则足踝、跟、手指等其它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至关节腔可渗液。反复发作后,可伴有关节周围及耳廓、耳轮及趾、指骨间出现“块瘰”(痛风石);④血尿酸、尿尿酸增高,发作期白细胞总数可增高;⑤必要时作

3、肾B超探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了解痛风后肾病情况。X线摄片检查:可示较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不整齐的穿凿新月形样圆形缺损;⑥中医湿热蕴结证候:下肢小关节卒然红肿热痛,拒按,融之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发热口渴,心烦不安,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消痛汤治疗。组方:苍术、黄柏、山慈菇各12g,川牛膝、虎杖各15g,威灵仙、徐长卿各20g,生薏苡仁、金钱草、土茯苓各30g;发热口渴加生石膏、知母;局部红肿明显加蒲公英、忍冬藤;关节疼痛甚加元胡、全蝎;关节畸形加炮山甲、白芥子、地龙;腰膝酸软加杜仲、川断、桑寄生;乏力肢倦加黄芪、白术;湿

4、浊重加萆薢、蚕砂、车前子;病久屡发,昼轻夜重加生地、石斛、白芍;1天1剂,水煎,分2次温服。对照组用痛风定胶囊(药物组成:黄柏、秦艽、赤芍等)1次4粒,1天3次,消炎痛25mg,1天2次,口服。两组均治疗30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均采取低嘌呤、低脂肪、低热量饮食,多饮水并禁酒。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3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关节肿胀消失、疼痛缓解,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无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  3.2结果治疗组46例中治愈25例,好转18例,无效3例,治愈率5

5、4.3%,总有效率93.5%;对照组40例中治愈11例,好转22例,无效7例,治愈率27.5%,总有效率82.5%。经χ2检验,两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4讨论  痛风是一组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本病以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活动不灵活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痹证”范畴[2]。痛风患者平素过食肥甘厚味或酒醴之品,以致湿热内蕴,兼见外感风邪留滞关节经络,气血津液运行受阻而成。治以清热利湿

6、解毒,活络散瘀止痛之法。“消痛汤”方中苍术、黄柏、川牛膝、生薏苡仁为四妙散,清利下焦湿热,舒经活络止痛;金钱草、虎杖、土茯苓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威灵仙、徐长卿祛风除湿,通经活络镇痛;山慈菇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通经活络、消肿散结、祛风镇痛之功效。  药效学研究发现,黄柏、生薏苡仁、土茯苓能增强肾血流量而促进血尿酸排出,苍术可消除局部炎症反应,缓解关节肿痛[3];威灵仙含白头翁素及白头翁醇等,具有溶解尿酸、利尿及解热镇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炎症反应,缓解关节肿痛[4];山慈菇含有秋水碱及其衍生物秋水仙酰胺等物质,可以迅速减轻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

7、[5]。  此外,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并嘱患者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海鲜品、牛肉、菠菜、蘑菇、豆类等高嘌呤食物,并多饮开水,以利尿酸的排泄。同时戒烟酒、避风寒、调情志、勤锻炼,对预防本病的发作有积极的意义。【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1  2陶晓华.专科专病名医临床经验丛书(风湿病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8  3钟洪,罗仁,陈宝田.原发性痛风证治规律探讨.湖北中医杂志,1992,14(6):56  4熊曼琪,邓兆智.内分泌科专病与风湿病中医临床诊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6

8、93  5陈伟宏,苏友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