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刂)”字小议

“(既刂)”字小议

ID:17622247

大小:73.89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9-03

“(既刂)”字小议_第1页
“(既刂)”字小议_第2页
资源描述:

《“(既刂)”字小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考古与文物  2005年第2期“既刂”字小议时 兵(安徽大学中文系)①  从最近公布的新蔡葛陵楚简的内容来看,结构只在楚简中出现,而不见于周秦传世典籍,它主要是关于卜筮祭祷的记录,所记载的卜祭行它可能是殷墟卜辞语法结构在楚方言区的遗留,为与包山、望山等楚简也并无大的差异。唯独有我们一直认为卜辞与楚简的卜祷记录有密切的传关“既刂”(从贾连敏先生的隶定)的记载,则完承关系。殷墟卜辞中使用“V+於+NP处所+全不见于其他楚简,其用法也十分特别。在新蔡NP祭牲”(V表示动词)结构的主要是“宜”祭,葛陵楚简中“既刂”字所构成的完

2、整结构是“既刂+例如:癸酉宜于义京羌三人,卯十牛,右(《甲於+NP处所+NP祭牲1”(NP表示名词或名词性短骨文合集》394)。己亥贞:庚子酒宜于享京羌三语),且必须与“祷+NP祭牲2”结构连用,例如:十、十牢(《甲骨文合集》32051)。殷商以后,既刂於江一 ,祷一冢(《新蔡葛陵楚简》甲三:“宜”成为社祭专名,《尔雅·释天》:“乃立冢土,180,以下出自《新蔡葛陵楚简》的例句仅标示戎丑攸行。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简号)。郑见之述,既刂於下彤、 二 ,祷二冢出,谓之宜。”再如:大师,宜于社,造于祖(甲三:31

3、2)。(《周礼·春官宗伯》)。诸侯将出,宜乎社,造乎在“既刂+於+NP处所+NP祭牲1+祷+NP祭牲2”祢(《礼记·王制》)。新蔡简也多次提及对“社”结构中,祭牲1、2必须分别是“ ”与“冢”,进行“既刂”祭,例如:既刂於 辰社二 ,祷二并且二者的数量完全相同。新蔡简中另有一个⋯⋯”(甲三:343-1)。既刂於洛翟二社二 ,祷“割”字,也有类似的用法,例如:尽割以九 ,⋯⋯(甲三:349)。另外,新蔡简中还记录了大祷以九⋯⋯(甲三:282)。“割”当是用牲法,量的在“×丘”或“×虚”进行的“既刂”祭活例如:天子乃祈来年

4、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动,例如:既刂於荆丘、某丘二⋯⋯(甲三:闾(《礼记·月令》)。祭祀,割羊牲,登其首艹403)。[既刂]於而丘一 ,祷⋯⋯(甲三:418)。(《周礼·夏官司马》)。因此,我们推断“既刂”与既刂於巫阝思虚一 ,祷⋯⋯(甲三:353)。例句中“割”应属同类行为,是另一种用牲之法。不过“丘”和“虚”均应是“土丘”义,与《尔雅·释在新蔡简中“既刂”与“割”的见次率和使用范围天》“乃立冢土”的“冢土”所指相似,《古文尚还是有很大差异的。首先“既刂”共出现65次,书·泰誓》篇中有“类于上帝,宜于冢土”。而“割

5、”仅有2例;其次,“割”只能构成“割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新蔡简中“既刂+於++NP祭牲”、“割+以+NP祭牲”两种结构,而“既刂NP处所+NP祭牲1+祷+NP祭牲2”结构所描述的当+於+NP处所+NP祭牲”结构还有3种变式:“既刂是宜祭行为;“既刂”是祷社前的用牲法,当从何+NP处所+NP祭牲”、“既刂+NP祭牲”、“既刂+以+既②琳仪先生所释,“既刂”即“木”,表示“把祭牲NP祭牲”,例如:既刂安一 ,祷一冢(甲三:钉住”的行为。在后来的某些少数民族的祭祀活180)。既刂二 ,祷二冢(甲三:278)。既刂以二 动中仍有

6、类似行为,例如,古代萨满族“猎人祭⋯⋯(零:333)。神的时候,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先竖起一个在“既刂”字构成的4种结构中,“既刂+於+杆子,再用土堆起一个高2米的土台子,猎人排NP处所+NP祭牲”的见次率最高,共有42例。该到台前,推选一位有威望的长者,在土台上钉牲·95·©1995-2006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祭祀,祷告诸神,然后奔向山区。”③2003年。②何琳仪:《新蔡竹简选释(下)》,www1bamboosilk1org,2

7、003/至于新蔡简中有许多“既刂”的记载,这可能12/7。④与当时楚悼王伐魏救赵的战事有关,这场战役③《满族的宗教信仰-萨满教》,www1manchuculture1com,2002/持续数年,楚王自然要从各地征调军队;而凡师11/10,17:16:01。出行,则必有“既刂”祭。④何琳仪:《新蔡竹简选释(上)》,www1bamboosilk1org,2003/至于刘钊、贾连敏先生释“既刂”为“气刂”⑤,12/7。似不妥。殷墟甲骨中有个“⑤刘钊《释新蔡葛陵楚简中的“:既刂”字》,www1bamboosilk1org,@1

8、”字,于省吾先2003/12/28;贾连敏:《新蔡葛陵楚简中的祭祷文书》,生释作“@2”,并指出“@2字在典籍亦假www1bamboosilk1org,2004/1/11。⑥几、气刂、祈为之。”“@2”在卜辞中可以构成⑥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第24页,中华书局,1979年。“@2+NP神名+NP祭牲”、“@2+NP祭牲”等结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