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7571355
大小:2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独特性和现实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独特性和现实意义2014-05-0614:52 来源: 深圳特区报作者: 葛承雍提要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介入现代日常生活,以健康心态纳入当代实践,才能真正“存活”延长,才能让全体国民都认识到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用新的视角来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包含大家公认的价值,又承接悠久的历史,不能因为近百年来的政治原因而丢掉几千年的文化正面精华,但是也不能将“死去了”“过去式”的传统文化全部复活,一定要科学的扬弃选择,有鉴别的继承升
2、华。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那么,如何用新的视角理解中华优秀传统,如何用新的理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用新的实践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课题。用新的视角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最能够投射一个民族心灵精神的力量,文化最能够拉近
3、人类的心灵。文化也最能够弥补任何的历史或者是政治造成的创伤。尽管传统文化对实用型社会没有直接作用,但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教育和知识教化正是人类区别野蛮与文明的标志。从世界发展历史来看,文化是民族独特性的精神载体,不仅是国家的根脉,是兴国之魂。而且支撑经济转型,引领经济发展。有着五千年文明发展的中华民族,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取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既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着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衍发展的精神沃土。中华优秀文化的独特性究竟有哪些?对独特性的提炼和阐释至今仍然是见仁见智,对其本质内涵也是众
4、说纷纭,抛弃那些“博大精深”“人杰地灵”的虚话空话,至少应有以下几个标准:第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对全人类发展的独特贡献。从四大发明到科举制度,从公元前五世纪开始的草原丝绸之路到十世纪延续的海上丝绸之路,既是中华民族的独特创造,又能够代表东西方文明共同的核心精神。第二是具有世界坐标的普遍价值。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对民族品格的重塑与再造,中庸平和秉性对各民族和平的大同意愿,山水乡愁对人文家园的生态文明营造,既有中国的文化特色,又有世界认可的相交特性。第三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转化。我们不仅历史底蕴深
5、厚而且发展向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润物无声”,“beconsistentwithinthesamedisk.Alternateunifiedcorerequirementsplacedontheterminalstripterminals,onlineidentityandensurethecoppercoreisnotexposed.6.4.6enclosurewithinthesametothecablecoreprovidesbindingintoacircle,harnesst
6、iespacingisgenerally100mm;branchofficesshallbebindingonbothends,eachcore天人合一、和合为贵”,“吃苦奉劳、诚实守信”,“仁民爱物、忠恕崇正”等等,还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都与世界文明追求相融通。第四是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形式。从扭秧歌到舞龙灯,从家居礼仪到乡土节庆,从独有的生命观、审美观到东方价值观,每一个精神图谱都蕴涵着中华文化的符号,滋润着全民族特有的积极生活心灵。第五是东方宗教的平和特色。佛教、
7、道教慈悲为怀、多元和谐,未发动过向其他国家宣示的宗教圣战。这些丰富的内涵,真正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软实力精华,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展示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一定要甄别凝练出优秀传统文化,“优秀”就是超越时代、普遍适用、利于当代、造福人民,符合世界文明发展的需要。笼统地将经史典籍、文物遗产、民间技艺、节日民俗等归于传统文化是可以的,但一些知恩感恩与愚忠观念要区分,尊重女性与性别歧视要厘清,君臣贵贱与阶层高低要理清,等级特权与公平正义要辨别,民间娱乐与愚昧陋习要分辨,专制威权与法制平等的区别,传统的固有文
8、化必须去粗留精、去伪存真,这是我们当前对传统“优秀”文化留据存根、弘扬创新的前提。我们要用新的视角来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包含大家公认的价值,又承接悠久的历史,不能因为近百年来的政治原因而丢掉几千年的文化正面精华,但是也不能将“死去了”“过去式”的传统文化全部复活,一定要科学的扬弃选择,有鉴别的继承升华。用新的理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十年来我们一直说要坚持古为今用的理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但实际上常常是不分良莠,鱼龙混杂,既没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