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多写-英语学习谈

多读多写-英语学习谈

ID:17547378

大小:30.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03

多读多写-英语学习谈_第1页
多读多写-英语学习谈_第2页
多读多写-英语学习谈_第3页
多读多写-英语学习谈_第4页
多读多写-英语学习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读多写-英语学习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多读多写——英语学习谈黄源深(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英语系,上海200336)黄源深,1940年生,现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会长,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著有《澳大利亚文学史》(1997)、《澳大利亚文学论》(1995)、《澳大利亚文化简论》(1993)、《当代澳大利亚社会》(1991);编著《高校英语教材1-8册》(1995和1996)、“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总主编)《综合英语教程》(1999)和《英语泛读教程》(2000)、《英国散文选读》(1996)、《澳大利亚文学选读》(1997);译著《简·爱》(1993)、《道连·格雷的画像》(2000)、《隐

2、身人》(1998)、《我的光辉生涯》(1989)、《露辛达·布雷福特》(2002)等。已出版著译计三十余部,发表关于文学、语言和翻译的论文六十余篇。阅读和写作,恐怕对学习任何语言都是重要的。就拿中文来说吧,要学好它,大多离不开阅读和写作。读多了,写多了,水平也就提高了。文革结束后,文学界出了一批年轻作家,写得很不错。撇开他们的艺术创造力不谈,他们的语言功力多少应当归功于“绣地球”间隙,那些寂寞夜晚的贪婪阅读,以及不计功利的大量写作练习。他们的经验,对我们的外语学习是不无启发的。作为一名多年的外语学习者,我似乎也有类似的体验。在漫长的外语学习岁月中,我觉得进步最大的是两个阶段。一是文革后期的若干

3、年,那时晚间闲来无事,出于兴趣,便读起几年前从旧书店淘得的英国小说来。当时这些书只能在夜里偷偷地读。三十才出头的年纪,不知道疲倦,所以常常通宵达旦,几年下来,竟把这些书都读完了,有的还读了好几遍。读过以后,有些感想,便用英文写下来,没有什么目的,只是自我欣赏而已。不料却感到,自己的英文水平还真的跟以前不一样了。第二次有这样的感觉,是二十多年前国门刚开的时候。当时,我有幸成了首批赴澳大利亚进修的学人。在国外攻读学位都要看大量的书,写很多论文。我选的是文学专业,读的基本上都是小说、诗歌和文学评论一类书籍。就阅读而言,可以说是文革那段读书经历的继续。写却大不一样了,一是目的性很明确,是学期或学年论文

4、,或是硕士论文,必须力求内容和表达俱佳;二是频度很大,常常一门课的论文才写完,另一门的又开始了,所耗的精力和达到的强度,是空前的。整整两年的学习,差不多是在不断地“读”和“写”中度过的,读过和写过的文字,多于一生中任何同样长的时期。自然,进步也就特别大,真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根据我自己的体会,阅读和写作在外语学习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多读多写,是外语学习不可或缺的手段。惜乎在当今我国的外语教学中,两者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阅读而言,常常拘泥于短文章上的“精耕细作”,阅读量太小;而“泛读”又不泛,量也很有限。因为读得太少,产生不了语感,便只能依赖语法,生搬硬套,或是死记硬背,自然效果不会太好

5、。写作就更糟糕,很多学生因其枯燥费时而讨厌不已,教师则因改本子耗精力而望尘却步。结果学生写得不多,也写得不好。可以说,“写”是目前学生读、讲、听、写“四会”能力中最薄弱的一环。教学上,力气花错了地方,不大量阅读原著,却离开丰富的语境,孤立地、就事论事地、无休无止地做练习,或是一味在应试技巧上动脑筋。表面看来,分数提高了,实际上,外语水平没有实质性的提高,或是提高得不快。更可怕的是,把原本应该生动有趣的外语学习,变成了机械的、枯燥乏味的苦役,靠学习者自身的意志勉强支撑着,有些人甚至产生了厌学心理。于是出现了这种并不鲜见的现象:“本国师资大都经过留洋深造,洋师资也不算少,多媒体一整套,教学改革很热

6、闹,就是教学质量难提高。”我们的外语教学,多少陷入了这样的尴尬。我认为要真正学好外语,就要大量地读,大量地写,大量地听,大量地讲。而前两者尤为重要。阅读的好处何在呢?阅读是在语境中学习外语,所学得的语言是地道的、自然的、活生生的,学起来也快。大量阅读又能培养学习者的语感,而语感对外语学习是非常重要的。阅读还是扩大词汇量的一个重要手段,读得越多,词汇量就越大。当然,如培根所说,“阅读使人充实”,阅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提高人的人文素质,那更是不争的事实。而在现代社会中,阅读又是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如今,书籍汗牛充栋,报刊难以计数,网上的世界无边无涯,没有快速阅读的能力是断然难以生存的。读什么?

7、如果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外语水平,我相信古人“开卷有益”的说法。无论读什么,只要是外文,对提高外语水平总会是有帮助的,所以不妨拿来就读。但对大学生,或是还没有养成外语阅读习惯的人来说,我认为先读小说比较好。外语课的课堂教学,一般说来比较紧张,有的甚至还有些单调,而小说大多较为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如不生动可随时调换),阅读小说不啻是紧张的课堂学习的一种调剂。就像儿童吃的糖丸,比一般的药丸要好吃得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