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ID:17539722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02

上传者:U-3727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_第1页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_第2页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_第3页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_第4页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国家教育部于2014年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教育部将积极组织研究不同阶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学生具备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1]。新课改明确要将发展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主要目标,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发展思维品质,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然故而,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为此,笔者基于核心素养理论下对如何开展初中物理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一、创设情境,激发物理科学观念和思想叶圣陶先生曾言:“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2]。”往往触发学生的情感,都与情境有一定的关系,教学情境作用于学习主体,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课堂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一般来说,教学情境既可以安排新课伊始,同时还可以被安排到课堂教学中的某个时段以及课堂临近结束时。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必须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利用生活中的素物理现实和实验方法合理且有效地创设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物理探究兴趣,进而更好的在教学氛围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观念和思想,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比如:执教“凸透镜成像”一课时,可以要求每一个学习小组课前自备一个凸透镜,以便在课堂上动手找出成像规律并自制望远镜。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国家教育部于2014年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教育部将积极组织研究不同阶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学生具备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1]。新课改明确要将发展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主要目标,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发展思维品质,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然故而,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为此,笔者基于核心素养理论下对如何开展初中物理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一、创设情境,激发物理科学观念和思想叶圣陶先生曾言:“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2]。”往往触发学生的情感,都与情境有一定的关系,教学情境作用于学习主体,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课堂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一般来说,教学情境既可以安排新课伊始,同时还可以被安排到课堂教学中的某个时段以及课堂临近结束时。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必须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利用生活中的素物理现实和实验方法合理且有效地创设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物理探究兴趣,进而更好的在教学氛围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观念和思想,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比如:执教“凸透镜成像”一课时,可以要求每一个学习小组课前自备一个凸透镜,以便在课堂上动手找出成像规律并自制望远镜。 由于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普遍产生好奇心和神秘感,因此,我们只有善于把握常见的物理现象,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实践性。又如,教师讲授“大气压强”的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做如下实验:先把一个硬纸片放在装满水的杯子的杯口上,接着迅速用手按住倒置,结果发现纸片不会掉落,许多学生感到纳闷、好奇,从而自然他们强烈的探究动机,充分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去解释和解决实验现象。在学生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加深了相关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物理科学素养。二、强化实践,提升质疑能力和探究能力想要从整体上提升初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物理知识的学习是基础,学生能力的提升是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这两点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学生而言,能力是核心是重点,学生能力的强弱和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的提升。物理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倘若学生观察能力较差,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较弱,则无法切实有效感悟和了解相关物理知识。故而,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发展学生的物理能力,培养质疑能力和探究能力,进而更好地从整体上提升的学生物理核素养,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3]。如,笔者在“温度计”教学中,可为学生创设“烈日炎炎”“冰雪消融”等各种天气情境,让学生处在熟悉的情境中,之后,笔者在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这些天气变化同什么有关系?”,通过讨论,学生一口同声的回答:“这些天气的变化与温度有关。”紧接着笔者再问“那么什么是温度?,笔者通过这样的问题导入,引发了学生对“什么是温度的质疑与思考”。接下来,笔者再向学生提出探究实验:“同学们,如果老师给你们三杯温、热、冷不同的水,请问会怎样来分辨这三杯温、热、冷不同的水?”生一回答说:“我们可以用手来感受温度,”针对于此,笔者让他们认真的思考,并动手做一做:倘若单纯凭感觉判断水杯的温度具有可靠性嘛?倘若不可靠,同学们认为应该如何科学且准确的测量水杯中水的温度?通过这样的方法,切实有效地引出温度计的概念,之后笔者再在课堂上提出,应该怎样正确使用湿度计,并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他们积极开展探究活动:将课前准备好的温度计拿出来,让学生探究温度计的结构。教师课堂上通过强化实践,促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质疑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利于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三、分组实验,提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素养教师在物理分组实验中,必须要让学生做到人人动手,人人过关,通过分组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互动合作”素养,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供一些开放性问题,进而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同时教师还要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采取有效措施加实验操作规范。另一方面,教师在要正确看待分组实验当中的“异常”和“异常”操作现象,从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启发学生思维。比如,笔者在“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的分组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因为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操作过程中,并没有严格遵守“物左码右”的操作原则,导致操作与之相反。针对于此,笔者及时指出学生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并告知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将砝码和被测放错了位置,这样一来天平平衡时,如果左盘放有2个10g的法码,10g的法码1个,故而,游码所对的读数是3g。请问同学们此时物体的质量为多少g,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最大化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想要了解该问题。紧接着,教师要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让学生从“左盘中的物体的质量一游码对应的值的读数+右盘中物体的质量”入手,进而认真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之后笔者在对实验进行总结归纳,M=110g一3g=107g。紧接着笔者在努力学生利用实验台上的器材对该问题进行验证,学生通过验证发现实验结果和分析一致时,学生就会非常兴奋,同时还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学生在这过程分组实验中,可进一步提升自身合作探究素养。四、内化知识,强化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在传统教学中知识的“给予”,会让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了解初中物理基础知识 阿回吞枣机械性训练,在都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会阻碍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因此,学生应在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学习、掌握、理解和消化、内化知识,进而进一步提升自身实践探究能力和思维品质。如,教师在“浮力”这一章节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浮力”的概念,进一步了解或是掌握浮力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构建浮力计算公式,在这过程中还是要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生活化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充分结合自己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象。如,在“熔化与凝固”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春暖花开,冰雪融化”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学生对凝固和熔化的思考。又如,在炎热的夏季,我们都知道不会游泳的同学下河洗澡,极其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为了进一步预防溺水事件的发生,同学们在游泳前需要做好那些准备.......教师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将生活化问题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此同时,还能训练其思维能力,促使他们将所学知识遇到生活中,实现“学以致用”。结语:概言之,培养初中生物理核心素养是进一步实现物理学科价值意义的主要方式。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必须要切实有效改革自身传统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其物理知识的构建和应用,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采取有效地措施,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实验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促使自身发散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题提升,更好地让学生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杨琴荣.浅析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及其对物理教学的影响[J].物理通报,2017,36(9):33-35.[2]陆贤萍.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17):58-59.[3]周剑.浅谈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学习力”的实践研究[J].物理教学探讨,2017,35(2):64-6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