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手部血管及神经的追踪与制作.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手部血管及神经的追踪与制作【摘要】目的:探讨已防腐固定手部血管及神经的追踪与制作方法。方法:用乳胶对手部动、静脉血管进行灌注,然后追踪与制作,最后进行修洁处理。结果:手部血管着色好,与周围神经及组织能较好地区别。结论:手部标本的挑选,灌注前采用乙醇浸泡,血管的冲洗,采用红、蓝乳胶灌注都是手部血管及神经的追踪与制作的关键步骤。【关键词】手部血管;手部神经;血管灌注手部血管、神经比较丰富,是解剖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手部血管及神经的正常走行、位置及毗邻关系,作者采用了乳胶灌注动、静脉后显露手部血管及神经的制作方法[1~3],现介绍如下。1取材与准备选用经10%甲
2、醛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按常规经腕上方4cm处截取手部。用水冲洗,然后放入含10%双氧水的60%乙醇溶液中浸泡1周。准备10ml注射器、带针头的输液管、乳胶、氨水、红蓝广告画颜料等。将带针头的输液管分别插入尺动脉、桡动脉、尺静脉、桡静脉、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用注射器抽取37℃温水接在带针头的输液管上,对标本进行冲洗,每天间隔冲洗3次,至从对侧流出的水不含杂质为止,该过程需2~3天。配制红、蓝乳胶时,先用氨水和颜料充分调和溶解,再加入乳胶调和至有一定的黏稠度即可。(1)手部静脉灌注:用带针头的输液管分别插入尺静脉、桡静脉、头静脉和贵要静脉,结扎并固定。每根血管先注入15~20ml稀的蓝色
3、乳胶,隔12h补充灌注一次浓的蓝色乳胶,如压力太大,则停止灌注,以免血管破裂,一般需要补充灌注10ml左右;(2)手部动脉灌注:用带针头的输液管分别插入尺动脉和桡动脉内,结扎并固定。每根血管先灌注20~25ml稀的红色乳胶,隔12h补充灌注1次浓的红色乳胶,一般每根血管需要补充灌注10ml左右;灌注完毕,夹住上述所有灌注的血管。放置于阴凉处,夏季1~2天、冬天2~3天,待乳胶完全凝固后,即可开始解剖。2制作步骤2剥去掌侧皮肤,在去除大鱼际肌皮肤时,由于此处皮下组织较少,掌浅支较浅,容易损坏,要注意保护。去除浅筋膜和掌腱膜时,要先找出正中神经返支,然后再沿着尺动脉的终支和桡动脉的掌浅
4、支追踪出掌浅弓的组成及由此弓发出的3根指掌侧总动脉和1根小指尺掌侧动脉,同时追踪出相应的指掌侧固有动脉,逐一显示它们的毗邻关系。掌浅弓和指掌总动脉均有静脉紧密行,多数为1条静脉伴行,少数有2条静脉伴行,并有尺神经和正中神经发出的指掌侧总神经与其伴行。该伴行静脉比较纤细,应特别小心地解剖。去除结缔组织,暴露屈肌腱和蚓状肌后,去除腕管远端至指掌关节处的屈肌腱、蚓状肌和大鱼际肌,沿着尺动脉深支、桡动脉终支继续追踪,显示掌深弓的组成以及由此弓发出的3条掌心动脉,暴露出拇主要动脉及手掌深部的神经。掌深弓和掌心动脉都有2条静脉紧密伴行。剥去各指的掌侧皮肤,去除皮下组织,显示出各指两侧的指掌侧固
5、有动脉及其吻合支,同时暴露相应的神经。指掌侧固有静脉与动脉无恒定的紧密关系,不用刻意追踪[4]。最后去除手背皮肤,追踪手背动脉、指背动脉及拇主要动脉在手背的分支,同时暴露桡神经浅支、尺神经手背支、指背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在手背的走行位置。小心解剖出掌背静脉及形成的手背静脉网[5],向前追踪可以解剖出细小的指背静脉。3修洁处理上述步骤完成后,将显示出的血管、神经仔细修洁干净,用502胶固定血管、神经的走行位置,在神经上涂上用明胶配制的黄色水彩颜料,并用502胶将数字标签固定于所要显示的血管及神经上,晾干后涂上明胶,待明胶完全干燥后,将分别以红、蓝、黄显示动脉、静脉和神经的手标本放入盛
6、有10%甲醛的瓶中保存,供学生观察用。4体会采用乳胶制作血管标本,既可解剖又可供X射线摄片或制作透明标本或制作切片,适合教学和科研用[1]。我们采用该方法制作手部神经血管标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多年的实践操作经验,体会:(1)制作手部神经血管的标本重在选材,应挑选五指伸直,固定较好,相对柔软的手标本;(2)用乙醇浸泡的标本,制作时质地较柔软,可恢复血管的弹性,且能减少甲醛对人体的刺激。由于在乙醇中加了10%的双氧水,还可使标本色泽还原;(3)解剖制作前通过用红、蓝色乳胶灌注动、静脉,使在制作标本时容易与周围神经及组织区别;(4)以往手血管、神经标本的制作侧重于动脉和神经,本作者
7、通过静脉灌注蓝色乳胶后,使静脉也能够显示出来,从而使标本的结构更趋完整,能更好地显露动、静脉与神经的毗邻关系,在实验教学中可加深学生对手部动、静脉及神经的立体概念。【参考文献】[1]于频,刘正津.解剖学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44-146.[2]陈以慈.用硫酸钡乳胶作血管注射标本的体会[J].广东解剖学报,1981,3(2):242-243.[3]漆光平,杜亚政,潘爱华,等.乳胶血管灌注的技术探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0,25(4):4